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我从事语文不教学30多年,边教学边探索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初次走上讲台时我就喜欢不断追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着观察、探索和反思。我发现每位老师上课的风格都不尽相同。当看到老师上课时不时抛出问题,便能在同学们心中激起一个个智慧的浪花时,我总是暗暗赞叹。
下面我就结合听课的感受、自我的反思与语文教学理论学习的成果,谈一谈自己关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
2、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 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鼓励创新。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二 关注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要唤醒和调动他们的先前经验,以此为基础,再来体验和感受未知与新知。让学生经历“共鸣”,使其已有经验得到验证、理解与澄清;又需使其经历“受挫”,即通过引入其先前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其固有的经验提出挑战,令其认清障碍并产生疑问与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共鸣”和“受挫”中形成新的认识,调整或重构认知结构,慢慢形成并提升自身的识别、理解、解释、分析、质疑、判断等能力。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