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对优生和厌学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厌学学生上课发言的机会明显少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对厌学学生只要求他们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就行。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使他们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3. 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颇。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赚钱养家,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只提供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对于孩子的成长关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与温暖,而家长一味的用物质付出作为资本来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体验是不快乐的,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早恋行为的发生。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态度消极,整天打麻将,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天钟,进而导致厌学。
4.学生自身的抵制厌烦情绪,逆反心理严重。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快乐,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四.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1.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小学教育,配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培养优秀合格的教师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值得信赖的人品和爱心。从政策方面保护小学学生和教师的各项权益。
2.家庭正确引导孩子,给与帮助和爱护。父母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活动。多多鼓励孩子学习,采取适当手段进行奖励,加以适当地批评教育。多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内的情况,不断调整教育。孩子初学某个阶段的知识时,要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充分参与进来。家长还要不断地启发诱导,发现亮点不断地确认鼓励表扬,这样孩子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因为孩子天生是以讨好家长为最大快乐的)。这样久而久之,就找到了学习的快感。对学习的快感,我的体会-----获取是乐趣、获得是成就、光阴似箭、时间如梭、一旦有新的发现,大有想见恨晚恋恋不舍的感觉。家长要读书藏书,有能力的还要著书立说。努力营造崇文尚礼、好学上进、作风民主、关系和谐的家风,使孩子渐渐地融入其中。
3.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模式。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 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 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 再创造 ”。“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知识。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
4.教师发挥作用。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唤起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分子和学习小组:可以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树了一块大黑板,班主任每天将积极参与人员名单列在上面,每天一换,一块黑板花不了几个钱,但学生们却非常在乎,效果出奇的好。每天早上召开晨会,班主任公布自己班中10名课堂参与积极分子,可以发奖状,拍照片也可以是免费的午餐。一周下来可以办个班级文化,让积极分子写感言,也可以通过班会和通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扬。
建立课堂评价标准一个新班级。根据学习成绩,学生自愿或教师指导下组成帮扶小对子,在预习、展示以及学习上遇到苦难时或者说在任何时候帮扶对子在一起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制力差,上课爱走神,课下爱打闹,组成帮扶对子之后,帮扶者对被帮扶者就起到了一个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尤其是在课上,两个人在一起,时刻提醒。展示时,一般帮扶者是不允许单独展示的,要么是两人一起展示,要么是被帮扶者自己展示,要么是帮扶者先展示被帮扶者后展示,每天帮扶者或者是教师要给被帮扶者安排好任务,做到及时的检测和效果的落实。一周或一个月下来,如果被帮扶者进步了,要及时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被帮扶者给帮扶者买奖品或是请吃饭或是教师发放奖状等等。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精美图片、视频和音乐的合理运用,情景的创设以及评价机制的落实都能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实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活动中来。
通过这些,更好地培养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动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