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视玩与学关系:学中玩,玩中学
玩与学一样,在孩子的发展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者应该理性地看待玩,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孩子闲暇生活的质量。“在学中玩”,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学会将玩寓于学习之中,进行游戏化教学,比如:某英语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快速地记住单词、句子,让孩子们玩“萝卜蹲”、角色扮演等游戏。某数学老师在教孩子简单的排列问题时,把课设计成以“解救懒羊羊”为任务的闯关游戏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更有效率,学生也更乐于学习,实现了 “愉快教育”的教育理念。另外,教师也应该在作业设计时加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比如:来自宁波的某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十分有趣,如图7-1。“在玩中学”,教育者可以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参加亲子旅行等等,让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自主能力,也能增加许多课外知识。而且,能促进孩子发展,所以玩本身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自我发展的一种学习。最后请记住:当孩子在玩耍时,请不要打扰,请不要大声呵斥,保持理性,因为他们正在实现自我的完善!
四、培养自主意识:学习自主与生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7岁到10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教育的问题。”即小学生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主的关键期。另外,自主能力是过好闲暇生活的前提条件,孩子拥有良好的自主能力,规划能力才能在留白的时间内参与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因此,让孩子的“闲暇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教育者应该从小就要学会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主意味着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控制。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自主主要包括学习自主与生活自主两大方面,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教育者就是要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两大方面有机会自主,从而学会自主。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孩子天生就有良好的自主能力,而且他们的自主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五、营造成长环境:积极健康有准备
“积极”的环境就是指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的氛围的环境。“积极”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孩子在闲暇生活中的心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调动出孩子参与生活的积极性与热情,才会培养出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能快乐地享受闲暇生活,并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因此,作为家长平时在家庭中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与孩子相处融洽;作为教师在学校也要多关爱孩子一些,尽量使班级的布置、学校的布局能更加的温馨,更符合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喜欢上学,即使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六、构建魅力课堂:高效平等共生
王卫华学者指出教学有四大境界:适应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并且这四大教学境界是逐一上升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当教师达到魅力教学的境界,能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为孩子节省更多的空闲时间;能让孩子体验趣味化的作业,从而使孩子发现自身的兴趣;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为孩子能较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打下基础;还能让孩子学会享受生命,从而使孩子能过好闲暇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魅力教学”为目标,努力为孩子打造魅力课堂,从而为孩子增加更多的闲暇时间,给孩子的“闲暇生活”留白提供机会。
关于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