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计划确定了教研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具体规划了教研活动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教研活动计划的科学、合理、周密详细、可操作性都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开展的成效。因此,制定一份教研活动目标明确具体、教研活动内容充实、教研活动方法科学、教研活动步骤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小镇教师的教研活动计划让教师深刻的感受到,他们既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维护者,也是教研活动的受益者;既是创造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既是知识的创造者,又是知识的分享者,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夯实教研活动基础,落实教研资金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健全的保障体系,有效的保障体系可以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研资金保障制度,是夯实小镇教研活动基础的重要途径。
五、教研资金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以前所犯的错误虽然与领导者有关,但制度方面的问题却更重要。因为坏人在好的制度下不能肆意妄为,好人在坏制度下却做不了好事。这一论断对于现下小镇教研资金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出制度的重要性,表明了制度的好坏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为和工作成效。因此,用教研资金的制度化来保障教师教研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就显得迫在眉睫。教研资金的制度化,需要给教师提供一套完整的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什么是会受到奖励的的信息。由于制度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制定规则时,要遵循一下原则:
教研资金的制度化首先应该遵循公平性原则。其本质是指教研资金制度应当符合小镇老师的价值偏好和价值追究;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符合小镇良好教育风气建设的要求;当然也应当符合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研资金制度体系,才能得到教师的自觉遵守与服从。否则,缺乏公平性的教研资金制度必定无法为广大教师所认同。除了制度本身公平外,在执行时也需要公平,面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如果在制度规定范围内,允许个别教师有不合符制度规定的行为,那么制度的执行将变得困难。
六、构建并实施教研活动监督、奖励制度
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要求或准则,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做事准则,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制度的监督与奖励,恩威并施,能够让教师认真贯彻执行教研活动的要求,积极的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从而认真的找出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的形式上,学校可建立教师教研活动成长资料袋,及时的记录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监督的主体上,可采取以校长为领头人的从上之下的监督,可以采取教师之间的平级监督,也可以采取学生监督教师的从下之上的监督。通过多方位的监督减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中玩手机、打瞌睡的情况,从而提高教师的参与度,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在监督的同时,学校需要与奖励向结合。奖励的操作可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为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教研活动奖励,并且将教研制度的考评,作为绩效工作、职称的评定的重要考评依据。
关于小镇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现状的看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