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来开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1.端正思想,走出误区
当前,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有些老师对教育改革的目的、内涵还有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老师曾经说:素质教育就是不做作业而做游戏;有的老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讲课,或一节课只讲15分钟,多讲一分钟就不是素质教育;还有的学校推广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哄而上,如不用多媒体手段就不算素质教育;或不进行合作教学就不算素质教育,完全不考虑课型及学生的情况;还有的老师只为了搞形式,如进行公开课或观摩课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讨论,或用课件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但平时上课仍回到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来。老师讲得唾沫飞溅,每一个问题都替学生分析得全面透彻,学生频频点头,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教师的脑子在动,学生只要拼命记住,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只要记住老师的讲课内容即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何谈起?学生毕业以后,这些知识的储存器对社会又多大用处?这种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没有明确素质教育的真谛,没有认真探讨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就需要认清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加强学习。
学习关于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真正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有科学的认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学习、研究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些新理念。如《合作学习》、《走进新课程》等,使自己的教学改革目的明确,理论指导有高度。
2、及时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进行整理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备课之前是否真正想到要从学生出发,学生在那些问题上不理解或容易产生误解?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围绕学生而展开?通过哪种方式来展示课堂内容比较好?怎样做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然后发挥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往往是只注意从教材出发,挖掘得深、透而忽视备学生。因此每上节课就要进行反思,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哪些地方启发引导不到位?就要及时总结。我有深切地体会,有时觉得一节课上下来感觉不错,但由于没有及时总结,过后也就忘了。我们平时所谓的“好课”,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不好”的课也有它的闪光点:如一个小创意,一句对学生的赞扬, 一种对教材的独到的理解等。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
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肯定教育,不使学生因教师的中性化的毫无感情的语言,轻率的漫不经心的甚至是粗暴的态度而使感情受到压抑,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身心受到伤害。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