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五)缺乏学习内驱力。
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同学们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二)必要性:
1、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年龄阶段和特点的需要。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谁在这个阶段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谁的智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谁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谁就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2、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方法就是我们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完事了。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我们每天刻苦学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3、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小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由于解决了“会学”的问题,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和更新知识,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四、怎样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一)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
1、课前预习的习惯。
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
2、课前准备的习惯。
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3、认真上课的习惯。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4、课后复习的习惯。
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