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聪明机智、勇敢调皮。在对付妖怪时,他有很多巧妙的方法,比如钻到妖怪肚子里打滚、踢腿、上窜下跳,疼得妖怪满地打滚,不停求饶。等他决定出来的时候,知道妖怪乘机会咬他,便机警地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门牙,使它无能为力,束手就擒。这些都活脱脱地展现了孙悟空的机警和聪明,孙悟空的这些性格特点都体现了他调皮、泼辣的本性。
孙悟空的神性 孙悟空是神,他战胜困难,克敌制胜,大都是凭借着七十二般武艺变化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还有他那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他蔑视貌似强大的天国威严,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傲立,自称“老孙”,叫玉帝为“玉帝老儿”;为报复王母娘娘不请他参加蟠桃大会,就来了个“乱蟠桃”,醉酒误入兜率天宫,在太上老君丹房中大嚼金丹,不屈十万天兵天将,打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又是一场大闹,使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踪”;甚至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太太、老翁,三次戏耍唐三藏,都没能逃过悟空的火眼金睛,被他逐一识破。这些事情,决不是一个平常的凡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靠着神通,他孙悟空才能大闹天宫,才能降妖除魔,才能取回真经。所以,孙悟空是一个人、神二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他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在取经路上,悟空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还凭借着机警和聪明,这些都反映出了劳动人民要铲除世上一切恶势力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孙悟空的这个形象一直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不畏神权、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
孙悟空在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艰难险阻面前从不退缩,在失败面前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
蔑视权贵,桀骜不驯 孙悟空本是东胜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个天生石猴,他出世之后,就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川过着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不服人间五国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孙悟空常常对天神们出言不逊,在龙宫得了“如意金箍棒”,打转水晶宫,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幽冥界,勾魂鬼把他的魂锁去,被他打成肉酱,“唬得那些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判宫连忙捧笔,饱添波墨任凭他把猴子之类一概勾去,十殿阎王只好躬身作揖;无奈老龙王与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只好向玉帝进表参奏一番。
对于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朱紫国国王生病,他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体现了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的反抗精神。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从大闹天宫到被压五指山下,再到金箍套头,这时候的孙悟空都在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他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屈服于任何权贵和腐朽规则的束缚和压抑。金箍套头限制了他自由的本性,在最后封为“斗战胜佛”时,最关心的还是观音菩萨的金箍,而不是封号,他对唐僧说:“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个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勇于斗争、坚韧不拔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的不妥协,不放弃,永远战斗的精神就更愈发强烈。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对这些残害百姓,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毫不留情,面对受苦受难的百姓敢于解救,是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
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正是为了普渡众生。在这样一件伟大的事业中,孙悟空获得参与的资格,已经是在为人民造福了。而之后路上的一切除害行为,不只是为了铲除阻碍自己取经路上的妖怪障碍,也是造福人群的延续性行为。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 他仇恨一切妖魔鬼怪,一切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心尽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都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取经队伍的团结。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在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但为了保护唐僧,唐僧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的这一形象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彻底铲除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强决心。
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
首先、,他仇恨一切妖魔鬼怪,一切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其次,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除魔的神通。但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更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还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老爷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各种小飞虫到魔洞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孙悟空都逃不过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尽管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背景,最终还是被孙悟空凭着那双练就的火眼金睛识破他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的胆量是超人的,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隐洞暗穴,他都是视若等闲。他在比丘国,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药,便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药,最终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
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深远启发
《西游记》的成功,得益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孙悟空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之旗高高飘扬的现代社会,商潮翻滚,金钱飙升,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浸入,体制本身的不完善,不健全,各种邪恶势力猖獗,“卖毒、贩毒、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等丑恶现象弥漫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道德的滑坡”,“精神的贫血”,“理想的缺失”,也呼唤孙悟空这样的英雄形象的“再生”。 通过研究可以给我们后世很多启示。
在斗争策略上,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悟空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经常与猪八戒、沙和尚合作且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不能忽视,从而达到最有效地打击邪恶势力。一方面要与恶势力作坚决,彻底斗争,无所畏惧,不能屈服妥协。对于他们我们既要准备“最狠的心”,又要把握住“最利的刀”,只有在斗争中求得胜利,不能在屈服中求得生存。
没有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修身养性,完善升华自己的人性与人格。我们要靠一种心灵之美,精神之光去赢得自己的未来与生活。
第五、孙悟空的思想和行动,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他的政治理想,如反对轻贤,要求任人唯贤;;反对昏君,要求实行贤明政治;反对妖魔鱼肉人民,要求除暴安良。孙悟空所反对的,也是当时广大人民所最痛恨的,带有符合广大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成分。同时,孙悟空能识破神佛与某些危害人民的妖魔有密切的联系,揭穿他们之间存在着种种肮脏的罪恶关系,从而跟神佛展开适当的斗争,这是孙悟空很了不起的地方。这也是惩治社会腐败现象所需要的。
总之,孙悟空是一个充满着奇幻色彩的神魔人形象,他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肥沃土壤之中,在孙悟空身上彰显出的是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深厚的精神文化意蕴。概括说来,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沉的历史积淀,而非仅仅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另一个是时代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的折射出理智之光,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幽默等品格,是中华民族性格智慧的结晶,这也是孙悟空身上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共性和相互联系。由此看来,随着时代的推移,孙悟空的形象不但不会过时,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形象还将永存。
[参考文献]
[1]、刘勃.小话西游[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14: 106
[2]、苗怀明.梦断灵山:妙语说西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253
[3]、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265
浅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