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心理学
摘要:本文以教育心理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简要地阐述了教育思想的主要观念,教育心理学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现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此外还深入地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工作,从而实现提升对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健康的心理素质除了能促进生理健康以外,更与工作主动性、效率息息相关,只有处在良好地心理条件下,才能发挥工作最大潜能,取得积极地工作成果。
一、课程和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联系不明确,缺少系统梳理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很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需要形成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国内的教育心理学在起步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西方先进成果进行翻译和引进,这种工作为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后,有不少学者基于这种工作,结合国内的实际国情,进行了针对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依旧是理论知识,重视的还是学习心理,偶有涉及教学情况及其他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比如心理现象被分割成小块,研究课题较多,内容缺乏相对的稳定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还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当然,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关系模糊不明确。由于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过于庞杂、整体结构凌乱,因此导致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关系模糊、划分不明确
(二)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内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完成研究方法创新,其选择的研究方法也大多来自基础心理学,并没有真正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其次,研究手段不够先进,虽然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等手段,但是这种使用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数据分析领域,其本身对于研究工作的帮助还是非常有限的。
再次,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许多高校存在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环节的现象,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的指导。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和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论教育心理学(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