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学生就会对这样的教学形式失去兴趣。当然,现在的教师很多都在依赖PPT或网络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知道读不知道如何写,这也会导致错别字出现。此外,人不是万能地,教师也会犯错,如果他们出现了错误,就会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小学生一方面记忆力极好,另一方面不会质疑老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会完全继承教师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往往会陪伴孩子一身。
(4)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是随着网络的发达,电脑、手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小学生的生活,使得他们过多依赖网络进行学习,他们会更多地使用各种方便快捷的输入法进行输入,很少有人会逐字手写,使得小学生的书写量在急剧下降。二是生活中有意无意的错别字影响着小学生。例如某自行车厂家在广告宣传时将“其乐无穷”写成了“骑乐无穷”,衣服店故意将“百依百顺”写成“百衣百顺”,补锌的广告用“心”代替“锌”字,这些错别字出现在小学生眼前,使得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形成了错误的记忆。三是内蒙古西部靠近山西,周围很多人都说着晋方言,普遍存在舌尖前音、舌尖后音不分,长鼻尾、短鼻尾不分的现象,造成了学生不能区分正确的读音,自然对孩子的书写造成了干扰。
三、减少错别字的方法
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纠正学生易写错别字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很多小学生屡次写同样的错别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孩子对错别字的态度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出学生所书写的错别字,更要纠正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态度,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错别字对其他科目学习的不良影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更有甚者对社会和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2)探索多种识字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穷尽各种方法,挖空心思地寻找各种新型的、适合不同孩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下识记汉字。
a、探索趣味性识字教学方法
传统的识字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当代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需要“因字施教”、“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汉字、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制定最优的教学方法。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有:1、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在学习“掰”字时,先问学生:“老师想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把它掰开,一人一半!”继续问:“用什么掰呢?”答:“用手掰!”,接着就可以告诉孩子们用两只手从中间分开,就是“掰”字;2、口诀法,根据汉字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进行教学。如“戊、戍、戌、戎”四字,点戍,横戌,戊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3、归纳法,汉字虽然纷杂,但是内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要善于对这种规律进行适当的归类然后进行记忆。如“底、低、抵”和“纸”字的“氏”字下面没有点,其它凡是音节的汉字都有点。4、构字规律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把汉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学生,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燥、澡、噪、躁”,“燥”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洗澡要用水,应是“澡”,噪音是用嘴发出,所以是“噪”,“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
b、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防止小学生写错别字(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