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住宿方面。实行寄宿制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出现了住房紧缺的问题,学校的管理人员为了安置学生,把一些以前的老教室,或者空闲的房子改造为学生宿舍,本身这些房子就有安全隐患。另外,因人多空气流通不好,学生容易得流行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3)教师资源问题。实行寄宿制后,学校就要有相应的老师来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而大多数学校主要由班主任来代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对孩子们的生活花费大量的精力,很难面面俱到。实行撤点并校后,分散的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也相应被安排到寄宿制学校,而这些教师大多是由代课老师转正而来,他们中有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教育,也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基础差,教学能力和水平偏低,教育方法落后等,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农村教师工资普遍较低,教师们缺少应有的积极性,也就很难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使学生的成绩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2、家庭方面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生进行寄宿,学生学习的好坏就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农民经济负担重
虽然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学杂费进行了减免,但实行寄宿制后,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寄宿,每星期要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来回的交通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给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费用,虽然大部分家庭能够承担得起,但是对于部分困难家庭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由于家庭困难,导致孩子上不起学,辍学的现象也就相应出现了。
(2)亲情的缺失。一方面孩子的年龄小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离开家会出现紧张、焦虑、胆小沉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普遍存在想家的现象,有的甚至会逃学回家,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缺少父母的监督。寄宿制学生与走读生相比,学习上父母的监督相应减少了,寄宿生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很难完成作业,虽然有老师的监督,但是老师不可能监督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就造成部分孩子放松开了对自己的要求。
3.社会方面
(1)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实行寄宿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改革,但财政困难仍然是学校负责人普遍认同的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缺少有利的财政保障,使得学校的各种教育设备,教育器材得不到满足,也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社会的不良诱惑。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社会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农村小学寄宿制儿童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监督和引导。现在农村寄宿制小学附近都有许多游戏室电脑室,这些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学生来说诱惑非常大,虽然实行封闭式管理,但是仍然有学生翻墙、逃课出去打游戏。把心思都集中在了玩游戏上,从而荒废了学业。
三、解决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的对策
家庭、社会、学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1.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学校的建设。
(1)加强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丰富学生的可与生活
小学寄宿制对农村学生学习的影响(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