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自主管理概念最先由国外提出,该概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主体发展的水平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所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这个概念里,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学生人数很多的大班超大班情况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展对于班级能否自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
一、规范学校教育理念,营造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环境
营造自主管理的校园氛围,为小学生创造更多自主管理的机会,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的发展。学校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打扫教室,为每个班级划分共用面积,由学生自己打扫,并安排每周对班级的监督和学校走廊的纪律。学校和班级的黑板报纸由小学生组织,共同设计、绘制等。学校可定期举办对上述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进行程度进行评级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自信心,而且是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学校艺术节、各类书法比赛、运动会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为活动的展开提供建议,有利于其发散思维,为班级争取荣誉。同学的专业如果在活动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则有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学校开展的活动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有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权利,促进了小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以班级为一个集体的比赛中,学生与其他学生交流、配合、合作、赢得胜利,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人际自我管理。
二、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我管理策略是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为学生量身制定自我管理策略固然很重要,但策略的落实的过程更加重要。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的小学自我管理策略仍存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部分教师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适当教学活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当前的学术研究调查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教学观。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战略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思想和实践经验,才能灵活地制定合理的计划,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二是鼓励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在进一步完善小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的同时努力落实相关事宜的实行,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学生质量对自主管理策略进行适当的修订,让规则和经验变活。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的方式培养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正确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教师自身定期参与适当的学习,阅读自主管理相关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转化其他优秀教师的优秀自主管理经验为己用,有利于提升自己,从而间接帮助到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三、强化家庭教育,养成孩子自主管理的习惯
关于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