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寄宿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统一安排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兴趣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另一方面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快乐的生活,避免了因课余生活单调而出现逃学的情况。
(2)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的建筑设计应该满足国家的各项安全指标,严把质量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学生的住宿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让学生能够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的朝向、面积、通风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设计,尽量使学生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校的卫生设施,生活设施也要符合寄宿制的要求。特别是食堂卫生。
(3)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即使是正规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哪的时代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教师待遇方面,要注意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及住房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生活老师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仅只限于简单的机械管理,保证环境整洁就可以,管理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不合格的教师和管理员要坚决辞退。
2、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庭的作用和地位是社会、学校无法取代的,因此家长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充分发挥家庭自身的积极作用。
(1)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为了避免孩子寄宿后与家长产生隔阂,家长要充分利用好周末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学校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进展。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
只有家庭和学校配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要经常和老师进行联系沟通,主动了解自家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3、社会方面
(1)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增加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新建和改建教学用房,学生食堂和宿舍,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扩大规模,基本满足寄宿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寄宿制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投入,首先,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专业的年轻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教学;其次,要增加相应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最后,就是要适当的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胡传双.农村寄宿制小学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9,(8)
余期洪.农村小学寄宿制背景分析与影响研究{J}.老区建设,2009,(2)
叶敬忠.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王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3)
范铭.以“师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建构{J},当代教师教育,2011,(3)
王伟.寄宿制学校有关亲情的缺失研究{J},家庭教育,2011,(4)
小学寄宿制对农村学生学习的影响(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