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理因素表现为,在高原空气中氧含量低导致过多的红细胞造成血液流变学变化,再加之缺氧就会导致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从而影响胎微循环系统。造成胎盘功能障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3、母体因素:情绪—妊娠期间母亲的喜怒哀乐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孕妇不良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取、激素的分泌和血液的生化成分,从而通过胎盘来影响胎儿的发育,进而导致胎儿畸形。当孕妇情绪过于紧张时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有明显阻碍胚胎某些组织联合的作用,因而会引起胎儿唇裂、腭裂、先天性幽门狭窄等。严重焦虑的孕妇经常会伴有恶性的妊娠呕吐,容易导致早产、流产。孩子出生后往往多动,易激动,爱哭闹,甚至影响喂奶和睡眠。母亲情绪激动时,胎动会明显增加,最高时可达到平常的10倍。如果激动时间延长,往往会引起胎儿的循环障碍,影响发育甚至造成胎儿死亡。孕妇的情绪不安还会影响胎儿的智力。有资料显示怀孕期间遭受过重大不幸、压力过大的孕妇,平均1.18%生下的孩子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几乎是没有压力的孕妇的两倍;
应激—如果怀孕早期精神受到刺激会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影响,同时也会使胎儿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子代神经心理行为及免疫功能;
营养—孕妇的营养充分摄入对胎儿大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是智力发育所必须的物质,能维持和发展大脑功能,增强大脑的分析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磷脂增强大脑的记忆力。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糖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维生素能够增强脑细胞蛋白质的功能等。孕妇营养不良可直接导致胎儿的营养物质不足从而影响发育,尤其是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孕早期有些孕妇有偏食和挑食的习惯,因此造成营养不良以及贫血,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死胎、流产。如孕妇缺锌可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胎盘绒毛总面积缩小,影响胎儿的发育,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死胎等。胚胎期缺碘可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限,影响细胞分化繁殖以及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造成胚胎死亡、流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先天畸形等;
患病—妊娠过程中,母体、胎盘和胚胎既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如孕妇患严重的慢性心肾疾病(高血压、尿毒症、心脏病)、癫痫、甲亢、糖尿病、乙肝、结核、疟疾、病毒感染等,均会影响胎儿发育或导致畸形。母体发热会增加新生儿先天异常的发病率。
三、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胎儿期的心理卫生是通过胎教来实现的。正常的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目的是让胎儿的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的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中传递,有利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开发。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包括音乐胎教、抚摸胎教、言语胎教以及光照胎教。音乐胎教是各种胎教方法中的首要措施,音乐能够激起人们无意识的超境界幻觉,让孕妇产生恬静的美感和愉悦的情绪,从而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儿改善胎儿的大脑功能水平。不过要注意节奏要舒缓,音量不宜过高,否则即为噪音,甚至强于噪音。
每个小生命降临世间都应接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要懂得如何避免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的因素,望世间的每位母亲和父亲都可以迎来一位活泼、健康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