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教师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的作用。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和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以及适度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幼儿教师承担着关键的传承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
三年来,在XX老师的指导下,本人通过学习和在上海幼教工作中的感触,谈一点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心得体会:
一、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1.缺乏正规教育
进过幼儿园的孩子,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胆怯,在陌生环境中无所适从。
2.强迫幼儿学习
现在有些家长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孩子背古诗词、英语单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孩子3-4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儿童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4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3.娇生惯养迁就
如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哄等方式。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涵养差异,更会使孩子产生暴力、撒谎、抵触等心理问题。
4.家庭环境影响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关爱,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长大后与社会格格不入。
二、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
1.情感教化
浅谈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