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儿童不良情绪的调节
一、情绪的定义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1、学前儿童情绪的定义
情绪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特征的反应指标。情绪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体验后的心理反应。1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感受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分析、整理、升华,形成一种认识态度,对这种认识态度在客观表情上有多种感情流露,即为情绪。2。人的情绪种类有许多种,其基本形式包括:悲哀、愤怒、喜悦、忧愁、焦虑、惊奇、恐惧等。其中有些属正性、良好的情绪,有些属负性、不良的情绪。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其对自身心理尚不能独立把握与调整,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对消极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反应,并以某种形式外在的表现出来,我们谓之此类表现为不良情绪。人是心理的主人,但却是情绪的动物。因此,对于情绪,应正确加以认识与区分,以免由于情绪的不良影响而给生活带来阴影。
2、培养儿童情绪重要意义
任何人,面对不良情绪的袭扰,都需要以某种形式来对其进行调节。有人说,人的情绪是一个大海,当这个海处于风平浪静的时候,它就像是春日里的地中海,海面上肯定有着一番灿烂迷人的景色,风和日丽,美不胜收,也有时表现得像情侣的甜言蜜语;但当这个波涛汹涌的时候,它就会像太平洋一样掀起风浪;而当这个大海受到外部某种因素影响的时候,它就可能会翻江倒海,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发生巨大的海啸,从而毁灭一切。因此,培养儿童的情绪,针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就是要正确认识情绪这个大海,避免这个大海的风浪给人的心理与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更要避免这个大海走向极端发生“海啸”。
二、学前儿童不良情绪的表现
1、情绪反常
人在内心产生不良情绪之时,总会表现于外在的某一种形式。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最为常见的不良情绪的表现出现情绪反常的现象,情绪反常一般体现为不停的哭闹,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儿童的性格特征、家庭生活环境、心理特点及外部情绪影响不同,在不良情绪的外在表现上会有不尽相同的地方3。除了哭闹外,有的儿童也会表现出面无表情的模样,有的儿童会无缘无故的自言自语;也有的会表现为痴呆状,甚至脸上带着傻傻的笑;有的会独自一个呆在家中某个角落里等等。总之,当学前儿童面对不良情绪的侵袭之时,由于其自身不能正确的认识不良情绪的存在,也不能抵抗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只能以某种外在形式,将不良情绪的压力表现出来,尽管这种形式的选择会因人而异,但不良情绪的危害性却是基本相同的。
浅谈学前儿童不良情绪的调节(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