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渡社区建立了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分类存储,及时更新,统一管理的原则,为信息平台工作需要提供数据支持。社区人口情况、社区管理部件以及管理组织机构这三项是组成社区数据库的主要内容。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指的是对社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量与身份信息的收集系统。通过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网格化管理者还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社区内低保、特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特殊群体的数量与流动情况,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管理措施。
(三)微信平台建设
花溪渡社区依托微信平台积极构建街道一社区网格微信互动平台,实行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环工作流程。花溪渡社区网格管理运用微信公众号,将社区网格管理信息、问题反馈、问题督办等多项功能融合到公众号中,从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社区网格管理的对象、环节以及时限直接共享给居民、管理人员和社会组织,从而使得社区网格管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以此可以让每一位居民都可以明明白白看到社区管理的具体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监管社区网格化管理,而且也提升了管理效率与质量。
花溪渡社区在调整后的网格化社区治理工作中,政府管理权力逐步下放。目前构建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下层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第三方机构和居民积极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方式。
二、花溪渡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花溪渡社区网格化治理在取得治理成效,促进社区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有其自身发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居民参与程度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
(一)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花溪渡社区个别管理人员没有转变思想观念,对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从被动向主动工作方法转变上的积极性较低;二是个别管理人员思想松懈,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完全落实;三是个别管理人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对上不对下,做表面文章,存在虚假行为。第二,综合能力有待加强。目前,花溪渡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有较大的流动性,缺乏初期的岗前培训和周期性的系统培训,造成网格化管理人员个人能力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层次不高,从而造成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不断下降;二是社区网格化管理涉及内容比较广,从而使得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工作量巨大、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二)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首先,花溪渡社区居民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流程没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根据笔者此次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7%的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比较了解,305户的居民表示并不了解这一管理模式;其次是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当中,部分居民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政府所实施社区管理的一项政策而已,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从而导致居民对于这项管理模式、制度的实施内容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再次是随着花溪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社区居民在参与方面大部分都是以反映社区管理问题为主,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这也就使得社区网格化管理单纯成为居民反映问题的机制,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关于花溪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调查报告(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