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司机素质低引发事故频发 有些校车驾驶员,为了节省费用,敢冒被交警查处的风险,宁愿一趟多拉十几个学生,也不愿多跑一趟多烧油。拉上学生后,有的驾驶员,为了逃避检查,在校车玻璃上,贴上了黑色的太阳膜,让路面上执勤交警,不易观察到车内的坐员情况,以方便自己超员、超载;甚至拉上学生超员后,为了逃避交警检查,竟然舍弃宽敞的马路不走而走坎坷不平的羊肠小路,这样很危险。更有甚者,为了多拉些学生,一个座位上挤两三个;甚至把车内的座位拆下来,以扩大车内空间。让学生一个挨一个的站在车厢内。从而,人为地,促成了“超员”现象的发生。 校车事故死伤数量惊人,后果惨痛,主要是校车运行过程中的交通参与者,校车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员。导致校车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校车驾驶员超速、抢道、疲劳驾驶。更严重的还有校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中小学幼儿园要聘请具有多年驾驶经验、驾驶记录良好、身体心理健康的人员作为校车驾驶员,要建立和完善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要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安全不到位、缺乏责任心 小学低年级学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交通安全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判断,需要学校、家长以及驾驶者负有高度谨慎的注意义务。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由于家庭与在读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学生家长对交通费用的负担能力也相对较弱,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接送上,所以,也不过多地关心学生的安全;还有的学生父母,因长年在外打工赚钱,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统一管理,自己却什么心也不操。而我们有的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员工,由于自身接触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少,学校方面也较少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甚至缺乏文明交通行为的养成。 校车安全事故的原因还有对校车的重视程度不高。国家针对校车的设计、制造、运营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制定相对滞后。
校车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 (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教育体制改革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 | 下一篇: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发展的探讨 (2)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安全 问题 成因 对策 分析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