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现状··································2
(一)、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2
(二)、国企领导人选拔中一些习惯性的作法依然存在·····················2
二、现有国企干部管理体制弊端·······················································3
(一)、管理层次不清·······································································3
(二)、管理职位不明·······································································3
(三)、管理环节不全·······································································4
三、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有效对策····················5
(一)、清理管理层次········································································6(二)、构建产权代表和经理人筛选机制···········································6
(三)、资格和职务分开管理,赋予党管干部新的时代内容················7
(四)、加强日常管理,完善业绩评估、激励与约束制度·····················8
参考文献························································································10
试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但仍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主要原因在于改革过程中未能抓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本文从剖析目前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出发,提出改革的方向和一系列措施的设想。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 ,管理体制,改革
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现状
(一)、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
经过多次改革调整,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了正轨,逐步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改革并不彻底,没有触及根本。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化改革,但大多是行政性翻牌公司,竞争力弱、效益低下。自改革以来,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一直在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人控制之间摆动,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的关系改革滞后于资产关系改革。由于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只是上一级代理人委托下的代理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因此国家实质上控制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这里所说的领导干部主要指国企内的高管人员。]的选择和管理。 (二)、国企领导人选拔中一些习惯性的作法依然存在
我国过去将企业领导人一直是当作干部(官员)来对待管理的,虽然后来取消了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但国企干部身份仍然未改变,国企领导人选拔中一些习惯性的作法依然存在,国企领导人的“官”念也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由于管资产和管人、管事脱节,企业高管人员对出资人的尊重程度大打折扣,企业经营不善时出资人不必承担用人不当的责任。为改变这种脱节状况,中央已经建立起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行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统一。
二、现有国企干部管理体制弊端 我国现有国企干部管理仍然有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以行政任命为主,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干部管理极不协调,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弊端: (一)、管理层次不清 按照现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