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通过的《新世纪中国公关业宣言》称“振兴公关、教育为本”,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中国公关事业与国际接轨,是与中国公关教育的水平成正比的。反观80年代初中期,中国之所以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关,拉关系走后门的公关,且很有市场,除了人类普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外,中国公关教育水平低下,公关从业人员素质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21世纪,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生命科学等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活、学习、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全球公关业面临的新问题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公关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市场迫切需要大量的公共关系的人才;另一方面,复合型的公关人才大受青睐。复合型的公关人才既是公关领域的“专才”,又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其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应是全面的。这首先要求高校来完成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培养,让有志于公关事业的学生能从本科教育到博士生教育一以贯之;另外就是社会化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将有增无减,在公关行业发展的推动下,在规范化的高等教育的导引下,全社会的普及型及提高型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将有规模有系统的交叉运行。建立完善的公关职业培训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培训一大批掌握公关技能、高素质、敬业的高级公关从业人员,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公关技术和最新理论,最终促使整个行业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强行业服务、行业指导,最终建立中国公关行业管理组织。
6、 公关人才竞争白热化
随着中国公关市场的成熟,公共关系教育的规范化,公共关系市场的国际化,公共关系人才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一方面,公共关系作为一项智力产业,专业化智力劳动的价值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各类组织均已改变了以往那种大而全的组织管理架构,并接受了资源稀缺的市场新观念,这势必促使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时候,考虑吸纳最优秀的公共关系的人才加盟,让组织有限的传播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同时公共关系市场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会激活公共关系的人才市场。实际上,目前公关人才的争夺战已打响,一些外资公共关系公司为开拓中国市场,利用高工资、高待遇想尽一切办法从中资公共关系公司挖人才。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00年度行业调查显示,国际公关公司紧缺人才的前三位是:高级咨询顾问、高级管理人员、客户经理。本地公关公司紧缺人才的前三位是:高级文案、客户经理、高级管理人员;国际公关公司人才选拔标准强调为客户沟通能力、外语水平、文案写作能力,而本地公关公司人才选拔标准强调为客户沟通能力、公关工作经验、外语水平,并且非常强调能适应高强度、具挑战性的工作。这样的竞争将大大促进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将造就中国公共关系的人才市场的早日形成。当然,发展中同样会存在行业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但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规则同样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确立和维护,公关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公关业自身形象和信誉的保证。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政府公共关系
在中国,卓越的公共关系应该既能够吸收西方国家的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如何构建和谐的政府公共关系,笔者认为:
(一)实行政务活动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
首先,办事要公开,即公开政府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人员等,减少群众因办事程序不明而导致的“踢皮球”、“公文旅行”等低效率和扯皮现象,减少群众对政府的神秘感和不满意情绪,缩短二者的距离,增进了解。办事公开,使政府工作部门处于公众监督之下,能减少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现象。
其次,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新闻媒介系统是社会生活中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要借助新闻媒介这个渠道向民众宣传解释,并及时回收反馈意见。同时,新闻媒介更重要的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已引起了新闻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三,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将其常规化、制度化。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可以保证政府消息来源的畅通,减少、杜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具体来说: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