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税收服务社会化。税收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各级税务机关要着力发挥各相关部门与税务代理的作用,积极开发与拓宽邮政、电讯、银行、新闻媒体、地税、工商等部门的涉税服务,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加强对税务代理行业的指导,税务代理自身要加快改革与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业务的需求,努力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服务体系。
3、不断创新税收服务。要充分利用征管改革与信息建设的成果,更新观念,着力在建立长效的税收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加强纳税服务需求的调研,找准应对服务的切入点,借鉴各地做法,推出新的服务举措,诸如提醒服务、告知服务、延时服务等。开展每月服务之星评优活动,对重点税源可采取定期送政策上门,专人辅导。激发干部服务的能动性,完善对税务服务的专项考评,尤其面对纳税人的岗位要实施争先评优,以良好形象赢得纳税人的赞誉。
(四)规范和强化税源监控,确保提高税收征管防范风险的能力
1、强化税收社会化管理。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税收违法案件有奖举报制度和发票索要有奖制度。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对有偷逃税行为的纳税人逐个建档,实行特别管理。建立广泛的协税护税体系,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要实现对纳税人的严密监控,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当前应发挥各级政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职能,明确工商、银行、公检法等部门协税护税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区域和行业协税护税网络,加大纳税信誉等级评比工作,推进税收社会公管理。
2、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加强纳税评估是提高税源监控能力的有效措施。要落实责任,及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话,在扩大评估面的基础上,设置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增强评估效果。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施行业评估、税种评估、专项评估,要抓住行业、税种及专项检查的共性,及时总结,加以推广。积极创新纳税评估的方式方法,及时充实纳税人基本资料,如设备、人员、场地、存货等,在此基础上推行生产要素纳税评估法,建立行业评估模型,以最小的人力投入求得最大的成效。
3、加强税收收入分析工作。收入分析工作很重要。要结合各地实际与税源情况,确定税源监控范围与对象和监控比例,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行业监控的办法,一定时期开展专题收入分析,分析时统一口径,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的综合指标,提高分析成效。与此同时,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法,加强区域经济税源预测,结合当地GDP、行业数据等,为征收管理工作服务。
(五)规范和强化干部队伍管理,确保提高税收管理的创造能力
要全面确立素质就是“第二税源”的理念,加强队伍建设。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培育自主型管理干部,关键在于根据干部的业务需求,因材施教,开展培训。要大力开展岗位系列考试和岗位技能比赛。要运用信息化成果,深化税务行政管理,细化岗位目标责任制,规范分配制度,全面实现奖优罚劣,以考绩计奖,调动更大范围的税源管理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带队理念,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努力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通过用干事的人、选干事的人,激发队伍工作热情。做到以严带队、以智带队、以廉带队,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与税务文化的有力作用。建立项目管理库,每年开展税收管理创新项目的评选,聚人心、集智慧、增形象,努力把各级国税建成人民满意的文明行业,以此来提高广大干部的创造能力。
笔者认为,税收征管只有做到职能定位正确、机构设置合理、职责划分科学、协同配合高效,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现代化的税收征收管理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税务行政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和:《税务研究》,国家税务总局 2004年第一期,第66页。
2、张来富:《浙江税政》,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2005年第一期,第14页。
3、孙荣洲:《中国税务》,国家税务总局 2004年第12期,第37页。
4、王越平:《浙江税政》,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2005年第5期,第30页。
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改进问题(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