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违反法律规范、纪律规范、道德规范的行为。无论其表现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的“黑色腐败”,还是采用隐秘、变相的手法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的“灰色腐败”,其实质都是权力金钱化,即权钱交易,也即“权力寻租”行为。它是权力变异的结果。为社会整体利益服务的公共权力,在少数人或集团手中蜕变成为自己牟取私利的手段和资本。所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它同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在哪种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都应得到落实和遵守。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平等、公开、公正。这同腐败形成的权力滥用、特权干预、不平等竞争,是根本对立的。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就必然会产生腐败现象。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经济活动都可以表现为货币关系,这样,金钱货币在社会生活中就必然起到重要的作用。货币从其本质上讲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是取得社会权力的一种权力源。在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活动中,一些人为了赚钱,就可能不惜牺牲个人的名誉、良心和道德去获得个体的利益。同时,社会需求在现阶段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负需求,即不健康的、反社会进步、反道德文明的需求。为了维护社会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政府对不正当经济活动的打击,必然会损害从事不正当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利益。为了弥补损失,他们就会对政府官员进行贿赂,以逃避法律的惩罚,继续获取非法的收入,从而产生政府的腐败现象。可见,腐败的产生是与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相联系的,而市场经济中并没有导致腐败的必然因素。
由于以新权力型经济犯罪为典型表现的腐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而产生的,于是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为目标,人们为了金钱可以为所欲为,致腐败愈演愈烈,因而把腐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对腐败痛恨之余,对市场经济也颇多微词。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在不开放的封建社会腐败现象已屡见不鲜,在未改革的时期腐败也存在。实际上腐败非但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恰恰相反,市场经济的法则与腐败根本对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由此可见,腐败并非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腐败现象作为政治的伴生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应按照列宁所说的那样:“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1)所以,在分析当前腐败的产生根源时,不要忘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是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因此,腐败现象的产生与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自主性为实现民主集中制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减少不正之风;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健全党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有助于走出一条用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新路子。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必然也有负面的作用。能否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取决于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程度。只有认识提高了,达到了自由的状态,才会有相应的自觉行为,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奏效,经济秩序才有可能免于混乱。相反,达不到自觉的程度,则易出现自发、盲目、盲从和破坏行为。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其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初步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助于发展生产力的,但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自然会出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正当的竞争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不正当的竞争则会干扰和破坏市场经济。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经济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利益差别,竞争中就可能采取不正当的、甚至是非法的手段,以损害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种思想会对原先的集体主义等观念带来冲击,腐败可能由此而产生。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交易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把这种只适用于经济范畴的原则引入到党的生活中来,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讲等价交换,从而党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受到冲击,权钱交易的行为有可能由此而生,这是对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最大腐蚀。
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在引进资金、科学技术、文化管理经验的同时,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也乘机而入。” (2)有些党员干部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和侵蚀,强烈追求和模仿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犯下了一些有损国格人格,甚至出卖党的罪恶行径,走上腐败的道路。
总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不同条件下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否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取决于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程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策问题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