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不能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在强迫与巨大的压力下,孩子是无法真正学到“本领”的,孩子会厌烦这种活动,如果无法逃避,就会用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不但学习的目的达不到,有的孩子还会用提条件的办法对待强迫自己的父母。比如:先给我买一个高级玩具,我再去学。这样,会让学龄前的孩子养成不好的被动学习习惯,同时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兴趣班的意义已经丧失,除了消耗金钱、时间与精力,家长大多数是找不到其他的感觉的。
三、如何正确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兴趣班
(一)了解孩子的兴趣方向。
作为父母,应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通过细心地观察,家长们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家宝贝的闪光点,也许是很小的一件事,就能让你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由此再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兴趣班,大多数孩子都会很情愿地配合自己的父母进行学习。同时,父母要记住:参加兴趣班是扬长补短,让强势更强。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是弱势,爸妈不要强迫孩子去相应的兴趣班,否则孩子容易因自卑而更加弱势。
(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攀比。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孩子们的未来是家长们最为骄傲、也是最为担心的。人们在一起,会不由自主地通过多种方式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比较,这必然导致对孩子过分的要求,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同的,学龄前的儿童开始产生了新的需要,即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学前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他的知识经验还非常缺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比较远大的目的,对于在不同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来说,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家长切勿攀比,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上策。
(三)不要贪多
对于父母来说,拥有多才多艺的孩子是多么令人骄傲。而对于学龄前的父母来说,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则是唯一的途径,但如果你为六岁孩子选择了超过两个以上的兴趣班后,会发现非常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学龄前的孩子思维与学习方式与成人的差别是很大的,4~6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随意与大人理论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有的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为什么水会变多了呀”?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哎呀老师,糖怎么比原来多了”?因为他(她)的观察力是有限的,我们绝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孩子,认为能歌善舞的孩子一定是可以在学习中“左右逢源”的,应该遵循孩子智力的发展规律,让孩子在轻松的感觉中进行学习。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一定年龄段能接受的东西是有限的。超前学习,孩子如果不能完全吸收理解,那只是在身心上受累,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学习效果不明显。家长也会为此牵扯过多的精力、财力。
(四)切勿在时间上强迫孩子
当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时,经常会感到火冒三丈,为什么那么简单的动作他(她)都没有学会;这么简单的琴谱还弹不下来!于是有许多家长会借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对孩子进行“威胁”或是“武力”对待,对“不打不成材”的说法深信不疑,怒火让家长忘了他(她)只是一个没有上学的小孩子。其实孩子对各类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时间是不同的,我们在幼儿园两个大班做过观察试验,58名孩子,第一天有15个孩子学会了老师教的舞蹈动作,第二天另外20个孩子通过复习也学会了这些动作,第三天只有5名孩子不能较准确地做这些动作,到了表演的第七天,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完成舞蹈,这个试验表明,孩子学习的能力各有不同,但有了老师的鼓励与帮助,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作为父母,更要有充分的“等待”的功夫,相信自己的孩子,你才能拥有让你骄傲的下一代。
(五)从各个方面多鼓励孩子
孩子在学习中表现不佳,家长是需要耐心的,这时你需要认真的观察,发现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候及时地鼓励他(她),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是做父母应该时刻关注的步骤。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容易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让大人生气之类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的,那么还不如让大人生气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对孩子的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而这也能充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三大原则
面对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爸妈还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以下几点建议供爸妈参考,相信会对选择兴趣班很有帮助。……教你这样选择孩子的兴趣班
1. 师资配置:包括教育体系、教师的受教经历、教育方法等,而且还要看是否重视个体差异。
2. 学习环境:包括是否有配套的教材,学习氛围是否轻松自在。
3. 孩子的情绪:孩子在学习时是否体现出开心快乐,这是选择的关键点之一。
(七)不要求孩子表现完美
有许多家长,自己的孩子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仍然十分吝啬自己的“表扬与鼓励”,因为他要求孩子在同伴中要表现完美,时时要做到“第一”,也许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会是出色的,但他(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充满了矛盾,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追求完美是人类文明、进步及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是人类自身不断成长完善的动力。在那些那些要求自我完美的孩子身上,常常具有许多优秀品质,如思维缜密、做事周到等,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往往会给自己定很完美的目标,一旦目标达到,便心情舒畅;若长期达不到目标,多次受到挫折,便会产生自卑、怀疑甚至恨自己、恨他人等心理。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产生忧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目前,美国每年患社会性焦虑失常的儿童有数十万人;10~18岁青少年中有1%(约40万)的社会性焦虑失常症状严重到了需要就诊的程度。社会性焦虑失常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会阻碍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而家长从孩子性格形成关键的4—6岁时灌输的完美主义,也许就会导致上述的结果,我们应该深信那句温柔而坚强的话语;你的孩子也许表现不是最好的,但却应该是你心目中最棒的。
浅谈我区幼儿参加各类兴趣班(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