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遵守法定义务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三)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制裁、补偿、强制三种。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其内容包括对责任主体的人身、精神以及财产等方面的惩罚。
三、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
(一)爱岗敬业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职业道德和要求,而教育事业具有他的特殊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所有职业道德发展的来源,具有终身性,源远而流长。爱岗敬业、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是作为一名教师最根本的要求。
献身教育事业,我认为其实是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丰富感与金钱无关,是教育本真的要求。把教育教学当成事业来做,从内心认同教师职业,是一种主题生活状态。
(二)尊重他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无声的人格力量。我国古代教育教学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模仿是学习的初始阶段,孩子们接触和学习技能和本领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家里模仿父母家人说话的语气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模仿老师。而学校生活几乎占据孩子们绝大部分富有精力的时间,因此,教师的举动很多程度会影响到孩子,这些影响是存在利弊双方面的。
为此,教师在举止、言谈、态度、甚至是情绪方面都会直接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良好的教师修养和举止,适度的情绪控制和态度是会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日积月累中,这些无形的教育势必会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三)具备细心、耐心、爱心和信心等特点
以人为本投射到幼儿教育中来,就是“幼儿为本”: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在这一系列教育教学中就要做到“四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
某位教育学者说过这样的话“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在日常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用一颗真诚、热爱和赏识的心去唤醒、去呵护每一位孩子。用平等的心和孩子心贴心的交流,赞扬孩子每一次的小小进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陌生和挑战。把爱心渗透到与体会到教师的爱给予孩子所产生的积极、自豪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胆怯、表现不出众的孩子,教师更应倾注更多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和孩子们一起去感受和体验。感受他们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的心情;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渴望。
教师的细心会让你和孩子们更贴近,细心捕捉教育契机——细心会让你的教育教学不断得到改善,日臻成熟。很多时候孩子们的细微举动和表情都是创造力的源泉,细心观察会让教师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耐心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把耐心看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因此,在幼儿园期间的生活中许多方面都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和处理。
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保持在一件事情上,好奇也好动等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一遍一遍诲人不倦,直到孩子们注意力到位,并掌握要领。
同时在我们面对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向我们反映问题或者试图交流应该保持基本的耐心,因为这是孩子在建立自我思维模式和逻辑的过程。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此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带着爱人的心去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着自己特殊的秉性和才能。作为教师,就是要去发现孩子们的这些亮点并放大,在此过程中以鼓励的姿态去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使幼儿感到平等,得到尊重。
自信还表现在教师在自己对能教授好孩子们的这份能力的自信,对教育事业的自信。一位对自己充满自信的老师,总是带着善意的眼神,谦和的态度,这样的教师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四)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
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是独立的人格体。因此既要做到因材施教,也要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孩子运用不同的启发教育方式,不拘泥于一种教育途径。而一视同仁是指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同样做到关怀备注,同样相信他们都是有潜力做好每一件事的。
教师的工作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孩子们的认知提高而需要不断开拓进取的。孩子们的举动会提高教师的认知和理解,同样,教师们的技能提高了更能反馈给孩子们,双方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互促互进的。
做为一个教师他有着不断学习和提高的空间,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孩子们学习;他有着创造的机会,创造教育内容,创设教学场景,创造者教育艺术,创造着真善美的心灵世界;他也有着丰硕的收获,收获孩子们真挚的感情,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果实,收获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五)阳光心态
身为教师不能选择环境,但是可以选择对环境的看法,不选择学生,但是可以选择对学生的态度,所谓阳光心态,就是用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乐观的看法、行动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看待事物的视角、态度决定了每一天的心情,决定了自身的幸福感受,阳光心态选择的是看到光明,走向美好生活。
(六)正视自己
人总是不完美的,对于不完美,一般人选择遮掩和粉饰。掩盖和美化常常使自己对自身的评估审视出现偏差,而缺乏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则会导致我们很难找到面对自己的正常心态和行为方式。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理解世界。
(七)不断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生活是否愉快和幸福,取决于教师能否得心应手地与教育环境和谐相处,是否有能力面对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如果没有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智慧,教师不仅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且可能生活在苦恼和失望之中,不仅会使“教书育人”成为空话,而且还会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心情,所以教师应通不断专业成长,适应社会以及教育的各种情境。
著作:
[1] 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8:159-177.
[2] 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302-414.
[3] 孙沛然、孙华彤、样辉瑞.《现代经济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74-103.
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