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历来就受到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道德教育,就更应该被加倍重视起来。道德教育教学是指教育者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计划,对受教育者进行具有目的性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在幼儿这一良好道德素质和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一定要做好道德教育,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道德教育的渗透并不乐观。现在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高高在上,并且多数家长有重智轻德的观念,使孩子在道德教育方面得不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多数独生子女都具有过于自我、不爱分享、不爱接受批评、个性固执、遇到困难爱哭爱逃避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品质和个性,如果不加以纠正,对孩子的成长将会非常不利[1]。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教育,这个时期若是做得好,以后只要在这个方向上加倍努力便可一切天成。反之,若是在幼儿期没有做好道德教育,养成不良的习惯,那么日后将很难改变。
三·师德建设的改进策略与方针
(一) 从幼师的硬件上提高, 确保幼师的合理薪酬,合理安排工作量目前我国幼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薪酬缺乏保障,而且社会地位不被肯定,缺乏财政支持的广大民办幼师情况更甚。为幼师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保障其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对幼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结合幼儿园当地的人均收入和全国幼师的平均收入,制定相应的非在编幼师工资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市场规范,优化教育政策环境,以保障和改善幼师的合法权益和薪资待遇。要减少教师的文案工作,比如教育反思、家园联系手册、学习记录、活动设计等等,工作五花八门。
(二) 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管体系控制和预防儿童虐待是一项需要政府支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支持和监督的长期工程。“幼师失德”事件反映出我们整个社会缺乏对幼儿的保护,要想真正的杜绝幼师“幼师失德”事件再次发生,必须法律和道德一起双手抓。从接二连三发生的“幼师失德”事件可以看出,单靠职业道德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对幼师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三) 从社会舆论入手,让社会监督幼师的行为。时刻关注着他们,这样就能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人的自律性都是比较差的,当有人时刻关注着你,提醒着你。你就会被动的去做好该做的事。虽然这个方法有点极端,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我觉得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四) 从儿童的家庭入手。我曾经听过一次演讲,里面有说到一个幼儿家长的态度和言辞对幼师的影响。打比方一件最简单的儿童摔伤事件,家长不同的态度和言辞能够得到老师反映的不同结果。一个会处理事情态度温和言辞和善的家长就会让老师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那么她的内心是温暖的阳光的,她也会往更好的方面去发展。但是如果是一个态度恶劣言辞粗鄙的家长就会让老师感觉到委屈,不被理解不被尊重,那么她的内心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再这样的一个内心环境的影响下她又会做出什么事情,我们更没有办法知道。所以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感恩。这样阳光和微笑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四·结语
幼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关怀幼师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虽然“幼师失德”行为令人痛心疾首,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的总体形势还是很好的,舆论开始关注说明社会开始关注了,政府也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发展幼教,关注幼师的待遇问题。总之,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进入幼儿教师队伍,让每个幼儿园都拥有稳定的师资,让幼儿教师们更加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奉献付出,使幼儿教育向更加光明更加向上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一起用心、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 彭燕 单位:白银市白银区幼儿园 名称 学前教育中幼师失德行为的成因
著作: 陈大伟 《师德教育与教育法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3
著作: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浅析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