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
如教师关注地用目光注视幼儿,用点头、抚摩孩子表示鼓励和对孩子谈话的兴趣,使幼儿感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教师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所蕴涵的意义。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就很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七、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八、要有自学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九、培训自身良好行为,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幼儿的模仿性强,可塑性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行为习惯的培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行为习惯常常被一些教师忽视,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教师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孩子是教师行为最严格的评论者和模仿者,教师的思想、作风、语言、仪表、兴趣、爱好、甚至连写字、走路的姿势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比从事任何其他职业的人更严格要求自己,是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加高尚。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古人云:“身教重于言”,一个没有崇高人格的教师永远培养不出灵魂高尚的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远而不从”。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懂得:“行为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正人正己,身体力行。
十、正确的教育思想
鉴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幼儿教师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非常重要。
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是教育的依据。笔者认为,要树立新的儿童观关键的是把握以下3点:(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应得到尊重和满足。举例:教师命令孩子,就违背了儿童观。(2)儿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3)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合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发展儿童的潜力。
教育观: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要把握新的幼儿教育观,笔者觉得以下3点是核心:
1.幼儿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举例:让孩子乐学、会学,终身有益。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