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及时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
在社会急剧变化,各种世界观和哲学思潮激励交锋的新时代,教育必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功能,以适应知识化、信息化的未来社会。为此相适应,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转变。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我认为目前幼儿教师应树立以下素质教育观念:
1、了解幼儿,注重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幼儿能力不一样,所以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不断提高。
2、信任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即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信任他们,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味把知识技能和道理灌输给幼儿,很少考虑幼儿是否能够或是自觉自愿地接受这些。而素质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和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的思维,并协调好活动的节奏,使每个幼儿生动、积极、兴趣盎然地学习、活动和发展。
3、关心每个幼儿让他们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有的教师只注重班上发展较快和发展较慢的幼儿,而把处于中间层次的幼儿忽视了,对他们的观察,了解不够,给予这些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也较少,对这些孩子的总体评价显得比较笼统,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应该做到面向全体,针对个体,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都获得发展。
4、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的创造力虽不像成人的创造力会拥有多大的社会价值,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存在价值。相反,它的存在对于幼儿的成长贡献很大。首先,幼儿的创造力会直接影响到其长大后的创造力。其次,幼儿的创造力对其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要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往往能提出种种新的,与别人或往常不同的建议,再加上教师用新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那么肯定能造就出人才。
三、总结
总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肩负的伟大社会使命和他的光荣职责,了解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明确幼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真正热爱幼儿与幼儿教育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豪情满怀的献身于培养祖国未来主人的光荣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金冶.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1期
[2] 陈李雯.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五步曲”[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2期
[3] 刘丽琼,郭敏,蒋俊华.海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郭晓芳.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J].学园.2013年35期
[5] 汪寒鹭.提升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的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