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就显得有点那么无足轻重了。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很容易就被大多数人给忽视了。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课外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方面的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的阅读速度慢、阅读的量小等问题。此外,要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大多数教师的重点,从而导致了对阅读指导的忽视,所以说那就更别提课外阅读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课后要多读课外书,还要求学生家长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但效果不大。因为家长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的质量和准确性,课外阅读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还担心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是否有时间去参加兴趣班。因此,课外阅读得不到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3、阅读教学模式僵化
所谓僵化,是指教学模式不灵活,显得枯燥,缺乏变通,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引导。许多教师在课前都会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并且很用心的设计教案,此功劳不可否认。但根据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案的流程走。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情况,如:在备课的时候没想到的问题或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的突发状况等,这就直接导致教学不能按既定的教案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按教案计划执行,那么就会显得非常的不协调。然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少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置若罔闻,依然死板的依照自己传统的教案内容走,使教学过程缺少了一种民主式的探讨。”这种太死板的教学,它的效率难免低下,然而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更别说人文修养的提升了。
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1、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
朱子,我国明代著名学者,他曾经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其天职,学高才能为师的道理作为教师要有非常透彻的理解。俗语说得好:“想做到学生接受一杯水,那么对于教师自己来说至少具有一桶水的容量才可以。”身为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海洋、学习的榜样以及精神支柱责无旁贷。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阅读教学能力,要具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信息储存,只有当你人文知识充盈时,你的教学思路与视野才会更开放。其次对于教师来说专业学科知识必须要扎实,他们只有在专业知识方面过硬,其潜力才会在其发展中得到很好体现。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试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