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书塑造人格”。因此,识字教学作为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方法,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早期识字能使儿童的阅读期提前,是对幼儿大脑的提前开发。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只重视幼儿识多少字,而忽视了识字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幼儿期是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和信心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识字兴趣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幼儿识字质量。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经常盲目地把大批的、快速的让幼儿识字作为识字的目的,以识字的多少给幼儿贴标签,却忽视了如何培养幼儿对识字的兴趣。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让幼儿在识字过程中承受到过多的负担和压力,对汉字越来越缺乏兴趣。如何让幼儿快乐地识字,鉴于当今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语言水平等,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幼儿的识字兴趣:
1、通过游戏认识汉字,寓教于乐
儿童教育专家曾经说过:“玩即是学,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时期,游戏几乎占据儿童的全部生活,它是儿童期幼儿一种固有的、快乐的活动。因此,针对幼儿爱玩的天性,在科学的认读活动中,我们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通过游戏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玩耍中轻松地认读、习得汉字。在《表情歌》的音乐游戏中,幼儿边唱边游戏,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人的表情的变化,同时也识记认读了“高兴、伤心、难过”等汉字;也可以让幼儿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撒在地上,让幼儿去钓,钓到一个教一个:还可以让幼儿表演识字,让幼儿根据字意表演他们喜欢的游戏;通过游戏这种途径,不但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与记忆力,游戏还把严肃的目的与快乐的情绪合二为一,让幼儿真正体验感受到“玩” 汉字的快乐。
2、图文形体结合,生动形象
依据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们可选择“对应法”来引导幼儿识字。所谓对应法是指凭借幼儿对图片的感知和理解,利用图与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识字,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先出示生字,再出示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如:先出示汉字“香蕉”,当幼儿不认识“香蕉”时,再出示“香蕉”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这是什么?”幼儿会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再在知晓并认识物体的基础上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香蕉?”这时,幼儿会凭老师所提供的“苹果”图片以及耳闻目染的实物印象,进行对应性联想,他们会回答:“黄黄的香蕉、香香的香蕉、甜甜的香蕉”。在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循循善诱的语言提示下,幼儿的思维活动变得活跃,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美妙过程。
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在幼儿识字时,可以经常将一些汉字所表达的意义通过身体、手势、动作、表情等转化为形体语言,引导幼儿边模仿动作边识字。比如,学习“大、人”字时,教师可以用身体摆一个“大”或“人“字,认“飞”字时,可以配合学小鸟飞的动作;认“跳”字时,可配合学小兔跳的动作、认“笑”字,可以带动幼儿哈哈大笑,认“哭”字可以和幼儿一起装作哭的样子等;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幼儿的识记。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运用形体语言引导幼儿识字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所认汉字的印象,而且能让幼儿快速的记忆汉字。
3、创设良好的识字环境
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家中或者幼儿园的教室中把把字卡、字 条放在相对应的书桌、玩具、门、窗、寝室等的醒目处;把写有幼儿姓名的字卡,分别请幼儿贴在自己的座位 处;在教室的周围墙上,用汉字拼成各种彩色的美丽形状等,布置成一个优美的汉字环境,使幼儿置身于汉字 教育的环境中,随时都能接触汉字,许多汉字。不过对创设汉字教育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必须丰富多彩,应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为 准则,以激发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为目标。通过这样一个良好的学字环境的耳濡目养,孩子将会得到不小的收获。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制造学习的机会,进餐前认认食品名,外出参观、散步时认读广告牌、指示牌,超市的标签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有的放矢地进行随机识字,幼儿的识字量就会日积月累地渐渐增多。
4、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由于幼儿初识汉字,我们主要教易于理解的字为主。与幼儿的兴趣水平相适应从象形字开始可以选取自然现象的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日常用品的门、刀、壶、衣;人体的人、口、手、舌、目、耳;常见动物的马、牛、羊、鸡、犬、豕(猪)等汉字,再到指事、会意、形声字,由识字到组词再到造句,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三、结束语
幼儿识字快慢不等。对于这些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幼儿,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逼迫他们掌握多少的汉字,以数量来衡量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剥夺幼儿的游戏权利,这样不仅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同时也无形增加了幼儿的负担和压力,识字成了一种痛苦的游戏活动,久而久之,在失去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使他们对学习汉字产生了恐惧和不安,从而适得其反。因此,教幼儿认识汉字要注意幼儿的兴趣,也应遵循教育的原则:循序渐进、顺其自然。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文献记载:1、孔金龙;小学生的识字教育方法应当多样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秦妮娜;养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N];太行日报;2010年
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论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