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师关爱有余,喜爱有加会让孩子沐浴在爱的环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和被爱是每个正常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班上一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它们往往是老师的“小助手”,而对另外一部分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则是横加指责,关心不足。久而久之,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严重的心理隔阂,会使班级工作大受影响。因此,老师就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首先,班主任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教过一个孩子,家里特别穷,和五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刚到我班时,穿着一身极不合体的衣服,并且打有补丁。同学们躲他,不愿和他交往、同坐,私下甚至说他是“脏猪”。我为了纠正同学们不良看法,特意在一周班会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拉着这个学生的手,夸他不挑吃穿,是个好孩子。事后向全班学生解释:“人人都是平等的,怎么能够因为他家穷我们就嫌弃他呢?
其次,这种关爱还应在细微体现。一次大扫除,一位平常成绩不好的男生在擦窗户时被划伤了手指,组长告诉我后,我立即赶到他家里问“是否严重,还疼吗?”这个孩子对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是啊,孩子对老师是多么依赖和期待。在他们需要关爱时,我们怎能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无动于衷呢?正如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
三、班主任要学会科学批评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接触后进生是必不可少的,那如何批评呢?
首先,对后进生要有正确认识,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认真负责,绝不能把他们当“废品”处理。其次,对后进生要尊重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最后,转化后进生还要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班主任老师给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激励他们的上进心,乃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措施。针对每一位后进生,班主任要“对症下药”,要让每一位后进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搭起师生间信任的桥梁。另外还需要培养一个团结友爱、互帮 互学的班集体,让后进生感受到良好的师生关糸、同学关系和班级氛围。
我刚接四年级1班时,有一个男生很霸道,同学间凡事对他不利的事发生,都要给你拳头相见。一次,因为一位同学把他桌上的书碰到地上,这位同学连声道歉,还未来得及捡起,他就大打出手。同学们纷纷谴责他,当时我也很气愤。事后,我找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耐心地进行换位思考,教育同学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指出打人的错误和危害性。这位学生在我的帮助下,终于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写了保证书在全班宣读。为此,我还在班上开展“团结友爱”主题班会,对他进行表扬。同时,有意识安排他与同学们搞一些有益活动,和其他同学关系融洽。后来他思想品行、学习和纪律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四、尊重学生,与学生有效沟通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到:“尊人者,人尊之。”要尊重学生,学生会从班主任的尊重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班主任在工作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真心实意,耐心地帮助学生,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
教会学生自尊,同时尊重他人。自尊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能激发学生发奋图强,不断进取,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拥有这种品质。教会学生只有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我的班级在语文课前要进行几分钟朗诵,我会教发言的同学面向同学用眼神交流,而且朗读要流利、有感情,表示对台下同学的尊重。在座位上的同学要坐正,面向台上发言的同学,认真听并给予鼓励的掌声,表示对发言者的尊重。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