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数学论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学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汉语言文学|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中文专业论文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二)

毕业论文网提供本科专科自考硕士原创论文资料,MBA论文,MPA论文,职称原创论文资料发表及大量原创现成论文资料

销售价格:TXW812924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微信集赞换论文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二)
 某幼儿园教小学课程,危害并不仅在于拔苗助长。现在明显出现两大问题,一来不得法使孩子学习误入“歧途”;二则不必要,简单内容不断重复,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厌学等不良心理。 “有很多上过这类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刚开始表现还比较良好,似乎老师教的他都会,但过了不久,就容易出现了厌学情绪,以及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正确养成等问题。” 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20余载的李高风老师说,整个小学一年级都在进行拼音教学,从认识、读、巩固、运用,整整一个学期,只有课本的最后两篇课文才没有拼音。整个过程都在学拼音,很少存在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如果学前班就开始拼音教学,到小学二年级还在进行重复的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个小学教师说,小学课程看似简单,却是至关重要的奠基阶段,自有其教授方法。提前教幼儿固然克暂时收效,却可能由于教授方法不当,使其养成错误习惯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二)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四).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 (五)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六)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良的学习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
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七)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关注。
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需要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 一) 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督导, 培养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首先, 要健全幼教监督机制。应该加强幼教督导机构的作用, 每年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幼儿发展状况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应全面包含5纲要6所规定的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 及时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并给予相应处理。
其次, 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办园标准, 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对申请办园且符合办园条件者经审批合格后发给准办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 坚决不能审批; 对已非法设立的幼儿园要进行评估清理, 防止因个体园不规范的"小学化"教育而导致生源方面的恶性竞争。
第三, 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入学准备不只限于知识上的准备。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个大的领域 : 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 语言发展, 认知和一般知识, 情绪和社会性, 学习方式。应当通过培训端正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理念, 摆脱单纯开展知识准备竞赛的现状。
( 二) 加强家长教育, 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左右。各级部门要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 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 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态度和长远的眼光, 从而淡化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 使家长、社会和幼儿园达到对幼儿教育的共识, 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状况得以改观。
( 三) 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 为幼儿园教育树立积极导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小学导向的影响。因此, 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对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一方面, 要彻底取消小学入学选拔制度。严禁小学组织入学考试, 彻底贯彻就近入学。同时,要提高各类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质量, 缩小各类小学的差异, 减少当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消除家长的顾虑, 逐渐消除择校之风, 可以从源头上使幼儿园摆脱小学预备班的命运。另一方面, 要加快中小学向素质教育转轨。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往往是以中小学需要为导向的。只有中小学淡化了考试竞争, 幼儿教育才能减轻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 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向幼儿教育渗透。
总之,给孩子准备独立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无助的生命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给幼儿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从中学习行为规则,从而使幼儿参与到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学习不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们要解放幼儿,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幼儿有一个真正快乐无虑的童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家庭教育观念分歧对孩子的影响 下一篇: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混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幼儿教育 小学 思考 【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