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
[提纲]喜欢游戏是孩子天性,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从幼儿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代表着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音乐通过声音直接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让幼儿用肢体去感知音乐,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现状,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 游戏 幼儿园 教育 音乐
一、我国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现状
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初期接受的教育,教育的好坏关乎孩子日后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音乐教育就是提高幼儿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安排学生学习歌谣、做游戏、手工等课程,我国自1951年起编制很多规定,都提出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左右,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目前,我国国家文件对幼儿园教育规定:“教给幼儿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尝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游戏包括:角色扮演、体育、音乐、表演类,加强对游戏的领导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能够更好的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从国家颁布的各项文件来看,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幼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教育的过程,我国大力提倡幼儿音乐教育,幼儿兴趣班等也油然而生。
二、我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特点
音乐游戏教学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幼儿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游戏来享受快乐,通过的声音的接触,使幼儿能够掌握吐字,节奏等简单的唱歌技能,并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游戏化得音乐教学首先以游戏的方式,例如讲故事,讲幼儿带入故事中,每一个动作落在不同的节拍上,先让幼儿学会身体动作,再将唱歌带入动作之中。音乐教学游戏话是多种多样的,每一首歌曲有不同的故事。
(一)情景设置游戏化,这种方式是通过营造适当的音乐环境,让幼儿倾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不同的情绪,体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情景体验的过程中无需太多的言语,将幼儿情绪带入音乐中,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例如:摇篮曲,演绎的过程可以是哄孩子睡觉的情形,让幼儿自然的贯穿于场景之中,在场景中练习表情、语调以及乐感的变化。
(二)角色扮演游戏化,这种方式是通过让幼儿想象自己是游戏中的人物从角色扮演来理解歌曲,让幼儿在游戏中以不同的角色来理解歌曲。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通过身体表演来理解,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分辨乐句,并在乐句中找到乐感,例如:歌曲找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幼儿在游戏中扮演找朋友的角色,在音乐的最后一个节拍落下时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图谱游戏化,这种方式是通过让小朋友看图学音乐,例如:歌曲小跳蛙,“快乐的一只小跳蛙,呱呱呱呱呱”,老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小青蛙图片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声音,不能够使小朋友认识到动物的形态、叫声,同时通过不同的乐器,让幼儿能够通过乐器分辨不同的动物[卢迎新,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研究]。
音乐游戏具有音乐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游戏化的教学,能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的感受到音乐知识,音乐游戏应当在适应的环境中进行,如:唱歌学习、打击乐学习等;创造适宜的环境,将教育过程以有趣的方式表现给小朋友,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我国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