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绝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生源摆在第一位,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对幼儿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幼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而在整个受教育者中幼儿毕竟还是少数,有“幼儿”就读的幼儿园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幼儿的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幼儿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消耗”中大打折扣。
2、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家庭的人员变动有直接关联。幼儿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造成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幼儿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幼儿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四、解决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呢?通过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要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上“对症下药”,要做到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齐抓共管。
1.政府发挥关键的主导作用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可见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2.对代养家庭教育功能的完善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原本是幼儿情感的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是幼儿的娱乐天地、天然的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幼儿本应该在家庭中享受着亲情和温暖,然而由于他们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幼儿难以享受家的温暖。幼儿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幼儿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而“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
代养人要认真负责,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幼儿的父母应该委托多人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可以是长辈、远亲、朋友、老师甚至是与孩子关系较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同学来帮助孩子。这样使幼儿处于“多管”或“共管”之中。家长回家还要及时“补管”。十分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幼儿父母,可以尽量抽空回家,对孩子专门“补管”。对具有不良行为较多或不良行为较为严重的幼儿,作为他们的父母应该从家庭的未来大局考虑,从孩子将来的前途考虑,更应该与学校老师配合,经常回家,对孩子“齐抓共管”。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展幼教知识宣传活动
幼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在全乡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比如:开设一些专门的幼教知识讲座,电视专题讲座,或者到别的幼儿园去观摩学习,让教师和教师,家长和教师都同时参与这些知识或专题讲座,从中吸取经验,及时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园应多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和缺点,全面贯彻实施家园合作工作;幼儿园还应开设幼教宣传栏,帮助家长摒弃传统的知识观念。通过如此种种方法,让幼儿形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让他们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二)提高幼师整体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育中不要缺少的主体。我校幼儿园是小学附带的,所以有一部分教师尚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取得任教资格证,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首先,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其次,应该让教师走出去,走出幼儿园,到其他幼儿去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三,保教结合,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既有利于班级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钻研课题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多订阅幼教专刊,供教师参考学习。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与深索,不断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开创崭新的幼教局面。
(三)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师队伍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