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摘要: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幼儿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所以它是农村幼儿教育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进行了浅层分析。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影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完善家庭的教育功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优化农村学校教育环境,解决农村学校幼儿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问题现状
现在大部分幼儿的父母都是80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既要养小孩还要买房,也就成为了今天的“房奴”,不得不外出赚钱。同时外出打工的家庭多半是当地经济萧条、家庭经济贫困、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背井离乡,外出者中也有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更多的农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网上查阅得知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幼儿教育年龄段的约为500万,其中超过200万留在家乡,因此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在全部“幼儿”中,农村所占比例达86.5%。这些幼儿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得不到父母完整而全部的关爱和教育。
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注入式教学
幼儿正处于学习的启蒙时期,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语言课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小朋友在下面听,然后做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就拿我们熟悉的语言课来说吧,老师在教幼儿拼音时,只是把要教的拼音写在黑板上,老师指着黑板边教边让幼儿读,然后自己读,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讲解,也没有教具让幼儿感知,幼儿只是为了记住这些拼音而学习,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更别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多少快乐了。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1)、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材料只限于黑板和粉笔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也贫乏,教师上课只靠一张嘴和几本书,几只粉笔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的状态。(2)、师资缺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很多幼儿园经常更换老师,造成老师流动性扩大,促使幼儿教育出现空缺与托尾,而且还有一些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两教一保,这就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师每天对着几十名幼儿,而且是形影不离,再加上月、日工作计划的拟定,哪有时间去更新教学方法。(3)、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会跳、会唱、会写、会算”就很了不起了,他们脸上也会光彩照人了,但他们并没有想到对于一个三至五六岁的孩子是一种多么不良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力了。
2、教学内容欠规范化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