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家庭中对孩子教育矛盾和分歧的及其解决方法的叙事研究
——老人带孩子的弊端与有效建议
案例一:吃饭问题
有一种“饿了”叫你奶奶觉得你“饿了”,有一种“冷”叫你奶奶觉得“冷”
老人的观念是,孩子白白胖胖最好,希望孩子吃的多,习惯性喂饭,甚至追着喂饭。
还有就是在游乐场或者小区玩的时候,孩子玩的特别开心,老师趁着孩子不注意就为他们水或者水果,在老人家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是不会轻易拒绝的,塞一个,他就可以吃下去一个,吃一个算一个。
那老人这样对吗?这样的做法合理吗?出发点可能是对的,为了孩子好嘛!但是方法不对,因为这样小动作很容易就伤害了孩子的专注力和独立性,这就是为什么家长总是抱怨孩子的专注力不好的原因,因为他一直被打扰!
而且这样长期的给孩子喂东西,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不把吃东西当一回事,失去了吃饭的乐趣,对美味的食物失去了兴趣,吃饭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会造成孩子厌食,吃饭困难。
我之前带过的一个小朋友就是这个样子,在家奶奶一直觉得他吃的太少了,每次吃完还要追着喂完一碗才可以,导致孩子厌食,一到吃饭就抗拒,甚至大哭。
我们给出的建议是:
规定吃饭的地点,用餐就在餐厅,吃饭时问孩子需要多少饭菜,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添饭菜,一旦孩子说吃饱了,就告诉他可以收拾餐具后离开桌子。
还有就是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小朋友也是一样的,在吃饭前告诉他,好好吃饭,一旦吃完离开了桌子,就要等到下顿才可以回来吃,饿了也不能吃零食来代替。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去体验什么是饱了,什么是饿了?我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饿了?什么叫吃饱了?他们已经没有概念了!因为有一种饿了,叫你奶奶觉得你饿了!
案例二:穿衣问题
老人年纪大了会比较怕冷,会穿的很多,也习惯性的给孩子穿很多。但是孩子的体温是比成人高的,又爱动,一动就非常热,大汗淋漓!
秋天天气凉得快,几场秋雨,几场秋风,气温应时而落。天冷要加衣服,此话对有孩子的家庭绝不需提醒,早层层叠叠加上了。大人还在T恤,孩子已经是毛衣加身,还穿了保暖内衣。我给孩子查体,10个得有7~8个身上全是汗!不夸张地讲,身上全是湿的!我询问孩子妈妈,为什么给孩子穿那么多,孩子妈妈幽怨地望着姥姥,姥姥搭话说:孩子流鼻涕了,怕着凉。给孩子穿得过多,经常发生在由中老年女性比如奶奶姥姥或阿姨带养的孩子身上。一般中老年女性体质寒凉,畏寒怕冷,穿得比较多,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给孩子增加衣服。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孩子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要想孩子保平安,要带三分饥与寒”,这话谁都知道,可是到了自家的孩子,就一定要捂起来!不然,就觉得对不起孩子。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来的!
数九寒天,我在门诊见过出痱子的孩子,一身皮疹就诊,一看全是痱子。降温的速度总赶不上加衣服的速度,也赶不上室内温度增加的速度。孩子穿的里三层外三层,汗多汗管堵塞,皮肤透气不好,清洁不佳,很容易造成痱子、湿疹、脓疱疹。
关于自己家庭中对孩子教育矛盾和分歧的及其解决方法的叙事研(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