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地位和个人素养是教育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从而导致家长受沟通机会缺乏均等性。很多教育工作者会看重有社会地位的幼儿家长,侧重于对他们孩子的照顾和沟通。除此之外,教师也会与表现优异的幼儿沟通较多,表现优异的幼儿较为聪明,深受老师的喜欢,进而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另外,幼儿家长与教师的个人素养不对等,使教师和家长受到的沟通层次存在差异。比如,家长为了教师能够多注意自己的孩子,对教师送礼。有些素养较低的教师对送礼物的家长加强沟通,反之对其他家长就会缺乏沟通。从长久的发展来看,对幼儿的成长势必会造成影响。
二、解决家园沟通问题的研究方案
1、取得家长的信任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思想较为单纯,民风淳朴,家长有意见也会直接提出来。要想取的家长信任,首先得多关注幼儿,在平时接送幼儿时,多聊聊孩子表现好的一面,表现不好的一面应少说或者后说,通过几次这样的交流,家长会觉得老师跟自己一样是真正热爱关心自己的孩子,从而也对老师多了一份信任。对于经常是奶奶来接的家长,我们应对老人也多一份关心,关心一下老人的身体状况,利用空余时间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老人心里也多了一点温暖,对老师的信任就多了一分。对于经常是妈妈接的家长,由于年龄相仿,教师可以利用夸赞衣服、或者饭菜等打开话夹子,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地提出一些育儿理念,相信家长会更容易接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幼儿感冒发烧不能来园的,教师应积极的打电话关心,对于在班级里,幼儿有不舒服的状况,老师也应该多跟家长沟通,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家长会觉得老师是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且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这样家长就更加信任老师了。
2、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
2.1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特别是第一次家长会的召开,这是大部分家长与教师第一次正式的沟通,成功的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将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将有助于家长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
如本班第一次家长会的召开,本人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介绍幼儿一日生活流程,并配上幼儿一日生活的照片,让家长特别是祖辈家长能够充分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第二是提出几个敏感的话题,与家长共同探讨,如在幼儿园发生磕碰事件,教师从家长的角度和作为教师的角度谈论了幼儿磕碰事件的影响,希望家长能够了解在幼儿园发生小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应给与理解。第三是聆听家长的心声。第一次家长会的召开给大部分家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为小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通过网络途径交流
本园大部分幼儿为农村留守儿童,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幼儿父母进行交流沟通,本班创建了班级QQ群。利用空闲时间教师将幼儿一日生活的精彩瞬间放在群相册中,让家长能够通过网络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当班级有活动时,教师也能够通过QQ群告知每一位家长,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的动态。当家长有疑问时,也可以在网上单独与教师交流,方便快捷,通过对网络的利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够更加便捷化。
2.3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是为了家长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状况,当天,家长不仅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课,还能与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家长不仅对幼儿有了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也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幸苦。这样遇到问题时家长能够容易换位思考。
3、充分了解孩子,先扬后抑
在大部分家长的眼中,特别是在祖辈家长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任何缺点。即使在幼儿园自己家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也是别人的错误或者是老师看管不力。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该先充分了解幼儿,并先夸幼儿的优点,多谈谈幼儿的长处,让家长知道,他家的小朋友是受到老师喜爱的,“世界上没有不喜欢听好话的人”,在表扬过后,适当的点下缺点,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
如本班(中班)这学期新转来一名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入园迟,第一天就有很多小朋友告他状,抢玩具,还动手打人。第一天下来,老师就对他有了基本解了。离园时,我这样跟他的妈妈沟通的“然然很聪明、很活泼哦,第一天来就不哭,很勇敢的”还当他妈妈的面表扬他一个小贴纸。“谢谢老师,我们家然然就是好动,你平时多费心了”“男孩子好动是正常的,也是聪明的表现。平时可能跟你时间比较久,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小朋友,不太习惯,所以在自己的物品方面表现的很保护。”“是的,我家然然不太善于跟人交流,性格有点孤僻了”“我们在园也注意引导他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刚来幼儿园不太适应,我们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次我并没有直接指出幼儿打人抢玩具的事,如果直接提出,他的妈妈可能处于保护的心理就不一定与老师做更多的沟通了。先扬后抑不仅保护了然然妈妈在其他家长前的面子,也让她对老师更加的信任,为以后家园共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丰富沟通方式
首先,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特别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新规程》来武装自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在工作中以《纲要》引领,不断创新,这是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的关键。
其次,由于家长有着丰富的幼儿经验,对幼儿的了解也比教师多,所以在沟通过程中,教师不能太高估自己,以教育家自居,对家长教育幼儿的方式进行评价或者指责;在沟通过程中更不能出现“必须”“应该”等词语。而是以一个平等的交流者跟家长沟通,多聆听家长的建议,多肯定家长的育儿理念。
第三,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针对不同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他们在平时生活中获得的幼儿教育理念可能比教师还多,所以在沟通中,教师可以直接的提出幼儿的表现,包括优点和缺点,并以商量的口吻征询家长的教育建议。对于比较宠爱幼儿的家长,教师应先肯定幼儿的长处,并给予赞美和表扬,再婉转的提出教育建议。对于不太负责任的,将孩子送到幼儿后就把责任推给幼儿园的家长,应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的荣誉感,提升其期望值,从而吸引家长多参与到教育中来。
总之,做好家园工作并不难,我们在沟通中多注意观察,多换位思考,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相信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够做到真诚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沟通是人类解决问题最为根本的方法,同时观念也决定着对幼儿培养的基础。教师与家长需要彼此合理的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观念。一方面,家长可以实时的得到园区的反馈,明确自己的幼儿处于什么状态;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明确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状态。综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