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瀚林幼儿园为例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展,促进了新生代幼儿数量的增长。对幼儿的教育事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根本。现在幼儿的教育主要依赖于幼儿园的集体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与父母的沟通,这是成功实现幼儿教育的前提。但在幼儿园家园沟通中还存在种种弊端,迫使一些工作无法开展,使得教育工作开展并不完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应用。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最重要、最关键的角色,也是幼儿教育的参与者。所以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必要性。本文主要通过本人在瀚林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家园沟通中存在的弊端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为幼儿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家园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由于在人际关系的构建上,沟通是彼此信任和了解的前提,所以在幼儿园同等适用。但是目前关于家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下面就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
1.教师自身定位过高
自古以来教师对教育行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幼儿园开展家长会时,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向幼儿家长传递幼儿的一些具体情况。这类情况一般是幼儿在幼儿园所调皮捣蛋的一个方面,试想大部分幼儿都会不受幼儿园的管教,毕竟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存在不足。教师没有给与幼儿家长自由发挥的场合,只顾不暇的说幼儿在某某方面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家长是拒绝给幼儿开家长会,同时也会加剧对幼儿的指责。也无法有效促进园之间的沟通。虽然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所擅长的,也没有机会向教师传递。比如,教师说幼儿在园区里面经常调皮捣蛋,家长想说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十分乖巧开朗的。这类似的沟通无法实现,导致对幼儿的教育存在影响[1]。
2.教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存在认识不足
教师基于自身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对幼儿的认识不足,没有将幼儿这一类群体作出划分。由于幼儿刚刚接触世界的新鲜事物,对一些认知存在不足,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在对幼儿教育中明显的忽略掉这一点。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只顾针对幼儿在某方面表现不足,而忽视幼儿的本体属性。比如,幼儿在学校里面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很少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教师会向家长传递这样的思想,让家长配合学校改變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存在认识不足。
3.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方式
目前来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期是家长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大多数家长都会去选择忙工作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对幼儿的接送以及教育都落到了爷爷奶奶的手里,教师与这类大龄群体的沟通上存在差异,无法传递教师的全部思想。这就导致了沟通上存在的弊端,不利于家园沟通的发展,极大影响了对孩子的指导教育。
4.教师与家长的层次未统一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瀚林幼儿园为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