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已经形成某些不良习惯时,我们要做到及时帮助幼儿纠正。但这种纠正不应该是充满斥责和批评的。幼儿年龄小,很多东西不懂。如果我们一昧的斥责,只会引起幼儿的厌恶和反抗,这种状态下养成的习惯不是孩子自愿形成的,他也不会愿意去坚持,这样养成的习惯也没有意义,总的来说这并不利于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我们要耐心、细心,面对幼儿的问题,我们要慢慢去引导,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长久的坚持下,才能逐渐形成。所以给孩子爱和宽容,给孩子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快乐中形成好的习惯,而不是在哭声中被逼迫着养成并不长久的行为习惯。
(三)多表扬,多鼓励
当幼儿出现好的行为习惯时,我们要多以正面的语言去表扬和鼓励,幼儿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当他做出一个行为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时,那这个行为出现的几率会大大加强,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里当一个幼儿做出好的行为,或有好的习惯时,收到了教师的表扬或奖励,其他幼儿看到会羡慕也会跟着学习这个行为。幼儿之间具有带动性,同伴之间具有互相鼓励促进的特性,所以作为教师要利用好这个特性,通过表扬某一幼儿的某一行为从而激励和带动着其他幼儿共同去学习,去模仿。
在表扬幼儿的行为时,语言使用要具体清晰,很多的表扬和激励都太过敷衍。你真棒,你真厉害这类的词汇应该要减少单独使用的机会,因为这样的语言过于大范围,幼儿很难获取到具体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多使用具体的如我认为你刚才帮助妹妹拿水果的行为非常棒,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样具体的表扬能让幼儿知道自己什么行为是好的,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在下次能够准确的做出相同的行为。多使用精确,具体的词汇去表扬幼儿更加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家园合作
幼儿的行为习惯光靠家庭或幼儿园一方面是很难养成的,需要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当双方都齐心合力,教育一致时,幼儿才能顺利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常可以听到有老师抱怨,在幼儿园五天好不容易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养成基本的常规,回家两天又回到了原点。幼儿园是专业机构,幼儿教师是专业人员,所以相比起幼儿园,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那这个时候,教师光是抱怨是无法起到任何作用的,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该能够去帮助家长掌握相关的教育知识,更新家长的观念。现在很多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手中宝。教师要能引导家长明白一昧的宠爱和溺爱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没有益处,只有坏处。且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该怎么办,当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时又该怎么办。只有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才能和幼儿园一起共同为幼儿养成习惯去努力。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性,随时代发展,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有自己育儿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幼儿行为习惯如何去养成可能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那如果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出现了矛盾和冲撞,孩子不知道是听家长的话还是老师的话,这也并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一致性的行为习惯。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互相讨论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只有家园一致,才能进行家园合作。
不仅仅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因素在影响着幼儿,社会环境因素,多媒体因素等等都会使其受到影响,那作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两大主要因素,我们更要一起努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四、结语
行为习惯的养成看似简单,但幼儿不是木偶,我们把他摆成什么样子,他就一定是什么样子,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所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路还是非常漫长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很好的耐心。但只要我们坚持,掌握正确的方法,把握好幼儿期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难不倒我们。
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良好习惯(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