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决定好的一生,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小班是幼儿从家到学校的一个转变,我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有好习惯,比如,玩完玩具把玩具放回玩具回收处,记得喝水,睡午觉等,但是还有的孩子没有好习惯的意识,相反还有的幼儿有一些坏的习惯。幼儿期是人养成和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小班幼儿刚刚进入校园,对校园生活不熟悉,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而这个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被指出:学校要建立好的常规作息,避免不必要对幼儿的管理行为,老师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和新课改的教学观很相近,新课改要求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思维活跃,老师要引导幼儿行成好的自控力形成好习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观察的现象,浅谈以下几个好习惯及这些好习惯的养成。
一、阅读好习惯
小班幼儿是3-4岁年龄段儿童,这个阶段的幼儿是口语表达关键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引导儿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让小班儿童爱上阅读,从书中找到关于自己口语表达的知识,看书中的角色是怎么样表达的,让幼儿爱上这种从书中找到知识并帮助到儿童本身的乐趣,从而让儿童自己产生爱阅读的好习惯,但这种方法还是存在弊端,小班的孩子们刚刚接触学校,学校里很多事物对他们来说充满着新鲜感,在这个阶段年龄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很难坐下来去学会自己阅读。上文中提到新课改的要求,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有的学生在家里家长会给儿童读一些儿童故事,但是很少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在家长给儿童读儿童读物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接好这个接力棒,让带着儿童一起阅读,不仅仅是给儿童们讲述,而是带着儿童一起读书让儿童自己体验书中的故事,帮助儿童养成读书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而且读书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活跃幼儿的大脑细胞,让幼儿变得更加聪明。
二、独立的好习惯
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博士说过,现代社会的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独立意识的培养,现在社会人们的思想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只要一个宝宝,这种现象虽然提现了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家庭只要一个宝宝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很多家长喜欢插手儿童自己本应该完成的事情,有的家长是因为觉得孩子做这件事情有一定难度,想要帮助他,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做事情慢,迫不及待没有耐心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幼儿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也是当代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就有过报道某某大学学生不会吃饭洗衣服,甚至有过新闻报道高中生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家长喂的新闻等等,这些新闻不仅让我们反思,这些孩子怎么了,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办,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自主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等等都提现了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我观察小班的幼儿时发现,有的幼儿初步形成了独立意识,但是很大一部分幼儿没有独立意识,有的幼儿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不会自己上厕所甚至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需要老师喂,一味的帮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老师应该帮助幼儿让幼儿意识到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老师要做幼儿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有一些事情幼儿不会做老师可以示范给他们看引导他们大胆去做,当他们做错时老师不要去惩罚他们,而是应该用不断鼓励的话语去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浅谈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