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不是被动的搜教育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毕竟学习是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幼儿的学习是幼儿自己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或研究、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所以,幼儿教育不能无视幼儿已有的经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应当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教学游戏化环境应增强的教育性和参与性
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
3.教学游戏化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游戏心理环境也是教师创造的。教师要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安全、温馨、宽容、亲切、平等、合作的心理环境。只有在安全、可信任的环境中,孩子才会游戏,只有在鼓励孩子的探索和创造的环境中,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为此教师对幼儿应当以同理心接纳孩子,教师应当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给与孩子认同和接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孩子们的特点和兴趣,敏锐的察觉到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帮助孩子通过游戏取得进步;以平等心与孩子沟通,要求教师隐去权威形象,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点,用肯定的、建设性的口吻而不是否定的禁令“不准”来与幼儿交谈。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性。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儿童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幼儿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心里专家们经过不断试验,表明游戏是含有许多认知成分的复杂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使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人的各种能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是游戏铸造出来的。维果茨基说;”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动中的水平“充分肯定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既有全身动,也有局部运动,使得幼儿的动作灵活性、手眼协调、平衡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价值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经验。由于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小学化、成入化的教学使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乐,许多孩子未进校门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的广大教育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实施游观化教学以及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依旧是个问题。本文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加上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将从正确认识游观化教学、幼儿园目前开展游观化教学的现状,幼儿园游成组织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做准备运动,活动身体
师:小朋友们,过会我们要玩一个游戏,现在大家跟着我活动一下身体,等下才能表现的更好。
小鸟飞,飞啊飞,拍拍翅膀飞啊飞。(上肢运动)
小鸭走,走啊走,摇摇摆摆走啊走。(下蹲运动)
小象走,走啊走,甩甩鼻子走啊走。(俯背运动)
小马跑,跑啊跑,哒哒哒哒跑啊跑。(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树,引出游戏。
关于游戏化教学及策略的心得体会(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