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
幼儿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家长和教师要相互配合,才有理想的教育效果。著名的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一席话语,告诉我们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同时努力的,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家园共育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加沟通。
幼儿园和家庭这两大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要素,家长和教师是这两大要素的施教者,教师和家长也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教师不能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形不成双向互动,也不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幼儿园和家长双方才能相互沟通、密切合作,形成共育局面——这是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前提。
第一,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家庭是孩子出生以后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孩子的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中的一些好的习惯是教育好孩子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在的年轻家长教育孩子比较随性,没有意识到好的习惯和好的环境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学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和幼儿园老师配合好形成合力,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二,建立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园互信。
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与家长的沟通,可以不断询问并倾听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看见、听见和所做的事情,看孩子在幼儿园里所学的歌曲、舞蹈、故事以及图画、手工作品等。孩子在讲故事中描述的可能不是那么的完整,但是家长一定要耐着性子倾听并鼓励孩子表达完,第二天和老师讲述孩子回家的一些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在家鼓励孩子发扬他的优点和老师探讨弥补孩子的缺点。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幼儿园的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家长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各不相同。为了幼儿园和家长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应该在家长沟通当中以“情”来打动家长,即情系家长,用我们工作中的细心、爱心、耐心来守护孩子一生唯一的童年,用严格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老师的行为,将家长的工作渗透到教师的师德、教育能力考核当中,引入到规范保教当中。在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做一些有利于幼儿园并且能位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的措施,如帮助有接送困难的家长接送孩子,有家长早上早上班或晚上晚下班,上班早的早开园,下班晚的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备好饭等等。
一再有就是召开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和全班保教的工作情况的方式,是介绍这学期培养的目标,了解每一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关系到班级工作的进程和效果,也是家长与幼儿园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沟通的机会。家长会是很重要,家长可通过这种方式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共同学习家长之间互相谈论育儿经验,使家长会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性质、课程流程、目标更直观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学习、游戏、生活与小朋友的互动情况,并能够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同时也培养了亲子的情感。在活动当中能够发现孩子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园配合给孩子以教育和帮助,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以幼儿为中心,拿出一颗真诚的心与家长交朋友,幼儿园的工作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主动配合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浅谈家园共育(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