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幼儿体育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是一项非常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适宜的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效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最积极的因素,也是改善幼儿健康的有效手段。“幼儿发展的价值观:促进幼儿身心功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幼儿的身体发育来看,3-6岁的孩子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幼儿的身体器官发育都还不成熟,组织比较脆弱,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系统的功能还不成熟。同时,这个阶段的幼儿也是一个快速、蓬勃发展的阶段,是有效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健康发展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在开放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通过跳跃、跑步、攀爬等运动,充分锻炼了孩子的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同时户外体育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与其他幼儿进行经验分享从而体验分享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的总体情况比较理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欠缺从而导致活动形式单一,不利于幼儿得到有效锻炼;活动时后续工作没到位,从而导致幼儿后续活动无法扩展;投放的材料不足,从而引发幼儿之间的争抢问题;活动场地不足或利用不但,使幼儿不能得到有效的活动场所锻炼,从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等。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户外体育价值观
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的作用, 树立三位一体的价值理念。为此幼儿园和家长应坚持“尊重、平等、合作、和谐”的原则。幼儿园需要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再者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和召开班级会议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到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并积极向幼儿教师和家长积极宣扬“幼儿需要保护,但幼儿更需要锻炼与发展”的理念。幼儿园必须意识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仅仅依靠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必须始终坚守住体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教育学知识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运动器械的投入与使用
首先在选择器械时需要保障器械的可靠与安全,其次要保障器械的持久耐用,这样幼儿在玩耍时才能让老师和家长放心。这是有效保障幼儿安全的第一步。其次运动器械需要丰富多样、有层次性,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器械要充满趣味性与多变性,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能保障幼儿在玩耍中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探知欲和好奇心引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时,要充分的利用好运动器械,在活动开始前要请配班老师去对活动时需要的器械进行系统的检查,防止在活动过程中因为器械的问题而破坏了活动的展开。在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考虑选择器械的同时,还要观察到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对自己手中的器械感兴趣,如果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对自己手中的器械不感兴趣,就要考虑体育活动中选择的运动器械为什么没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运动器械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器械材料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需求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投入与使用器具的选择上要充分的考虑幼儿不同年龄特征的需求。如:小班的幼儿喜欢的器械是比较可爱的,颜色漂亮、鲜艳,且器械较为简单。然而中、大班的幼儿喜欢的是探索、发现不同的事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器械的选择上要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器械材料的选择上要有挑战性的和刺激性。对此教师就可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投放比较适合幼儿的运动器械。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培养还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每个幼儿园中都摆放有大型的运动器械,大型运动器械能够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锻炼,同时幼儿非常喜欢在大型器械上玩耍。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时,不应该将大型的运动器械闲置起来教师应将其有效的运用起来,这样做能有效锻炼身体,还能减少人多而带来的拥挤问题,同时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然后教师在指导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要有效利用大、中、小型器械的相互渗透,让幼儿告别活动形式的单一化。例如:孩子们将挖孔纸箱当成的山洞,几个纸筒用即时贴贴好就成了火车,这就成为了一个火车钻山洞的游戏。然后当几个纸筒用即时贴贴好的是棒,用纸团做成球时,用在一起,打门球,山洞就变成了门球洞。
三、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开发丰富的活动资源
1、场地的利用与时间上的安排
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建议(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