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提高幼儿园教师素养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所重视的受教育者身心品质的培养,而这就必须从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开始。幼儿是人的思维和意识发展的起步和初始阶段,也是人的性格和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幼儿期所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教师的素质。故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素质。又由于幼儿思维的不成熟性,使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的素质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幼儿园中的教师素质是我们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学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样.的时代背景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学术理论界大都是从家长、教育管理者等成年人的角度来研究幼儿教师的各种问题,较少分析幼儿对此的想法,认为幼儿思维简单,说不出什么想法来或即使说出也可能是幼儿想当然而毫无根据的想法。这样,研究问题的角度脱离幼儿自身因素,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和教育管理者对于幼儿教师的期待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吗?或成年人的思维特征与幼儿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两者对教师素质的期待是否一致?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们普遍喜欢漂亮的老师,幼儿也喜欢,但幼儿眼中的漂亮老师也许只是“梳小辫,穿裙子”等等。幼儿是幼儿园教育和培养的主体,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应是幼儿教师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
三、关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思考及建议
(一)幼儿教师要勤奋刻苦,积极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自身努力和职前职后良好的教育条件等,即内因和外因。自身努力是内因,职前职后良好的教育条件是外因。毛主席在《矛盾论》(1937年8月)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幼儿教师的自身努力是根本、是关键,职前职后良好的教育条件必须通过幼儿教师的自身努力才能起作用,否则,各种教育将丧失其效果。幼儿教师自身努力,要有勤奋刻苦精神。具备勤奋刻苦精神才能促使幼儿教师踏实学习,虚心请教,广泛学习相关知识及各种技能,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或技能,从而较好满足幼儿求成长的好奇心,顺利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相反,将会导致幼儿教师知难而退,对所学知识、技能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不能较好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自身努力,要有积极进取精神。具备积极进取精神,促使幼儿教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个个新的目标,想法设法解决各种难题。具备积极进取精神,促进幼儿教师主动要求参与各种学习及培训,拓宽视野,提高技能。相反,将会导致幼儿教师丧失斗志,停滞不前。幼儿教师自身努力,要端正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应具有全新的意义,即不再认为学校教育的结束就是人生教育的终结,而应认为在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只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学校系统教育的结束,意味着另一种教育过程的开始。幼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才能促使教师就职后主动学习各种知识,打心底接受各种形式的职后培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否则,将使幼儿教师陷于被动。
(二)幼儿教师要树立人格榜样,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
幼儿教师人格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健全的教师人格,对于幼儿的心灵来说,是一缕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为此,幼儿教师应努力具备健全人格并不断提高人格修养。
提升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