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
摘 要:培养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幼儿教师是社会对于从事幼儿教师培养工作的教师的要求,也是幼儿家长与国家的期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前教育提出了幼教必备的素质与能力:树立专业思想,具有爱心与责任心,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掌握教学、艺体、手工制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技能,拥有教育的能力、保护儿童安全的能力、开发指导幼儿进行全脑型活动的能力、创新精神与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关键词:爱心 事业心 综合素质 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中强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使幼儿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对我们这些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培养新世纪幼教人才关键在于师范院校因为幼儿教师肩负着社会的重托承担着培育四有新人的光荣任务,而师范院校成为培养幼教师资的摇篮。幼儿求知欲强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熏陶、感染着幼儿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才能完成艰巨的幼儿教育任务因此幼儿教师在职专业进修是搞好幼教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培养幼儿教师的爱心和事业心
爱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贤师良母”具备有天使般博爱的心胸。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爱有如温暖的阳光播撒在他们的心上。孩子的行为千变万化性格迥然。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独到的爱心,给予孩子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对于生活中的孩子应一视同仁,不论美丑不分贫富,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对幼儿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群体中的每一孩子,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真的童心作为老师应以博大的爱与幼儿沟通,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效应,成为孩子的“忘年交”。同时教师要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个性教育上做到分槽喂马、有教无类,从而让自己的爱更加贴近孩子。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时刻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教师应对幼教工作特点有个正确的认识,对各种困难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二、培养教师的心理、专业文化和身体等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广泛的兴趣和才能、活用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由于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非常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有提不完的问题,老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教给幼儿想要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应有良好个性品质和美好形象。“某某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是孩子的口头禅。教师在幼儿的心灵中什么都懂,其形象无比高大,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幼教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在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等交往中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压抑、苦闷之中。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主动、乐观、自信、活泼、宽容、能勇敢地面对竞争压力和工作中的挫折,善于化解人际沟通中的矛盾,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给儿童营造宽松和谐教育氛围。
论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