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幼师专业课弹唱教学技能培养与教学改革这二者的本质,是以共同的创新性形成无缝对接、同步一体的。这种本质的创新的一致性,又是与时俱进的21世纪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创新已成为当今全球各国家、各领域的一大主题。我国也将创新作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就明确地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设计学习情境
在音乐技能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自我练习、自我学习。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设立学习情境,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不断实践操作中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1、学习与实践结合,寓教于乐
传统的音乐技能教学多是“一架钢琴,一本歌谱,老师示范、学生唱”,使本应活泼生动的音乐课程成了枯燥的苦学、苦记、苦背过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就业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让课堂更具趣味性,提高授课质量与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歌曲《保尔的母鸡》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词设计情景剧,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剧中角色,舞台表演的形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弹奏乐曲《保尔的母鸡》时,可以充分利用数码钢琴教室的功能,引导学生们体验左右手合奏、四手联弹、小组合奏、结合弹唱等演奏方式。在师生轻松快乐的“音乐剧”、“演奏会”中完成音乐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常规
许多音乐教师不习惯上“集体公开课”或“多媒体教学课”,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小琴房里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课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高职的教学改革必须摒弃滞留在头脑中的所谓传统的、不利于教学改革发展的授课模式,要学会并擅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多媒体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和使用,它所涉及到的教学器材包括投影机、数字展示台、电动屏幕、中控台和音响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由于音乐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音乐学习者要通过更多的感性认识去体会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语言,因此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音乐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可以迎刃而解。以音乐技能课程的声乐教学为例,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科学发声练习时,由于科学运用气息发声要涉及头、胸、腹等多个人体器官的协调配合,而人体结构本就复杂,气息的运用更是平时看不见也摸不到,但是通过多媒体,一张张不同呼吸方法的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在屏幕上,学生对气息的运用可以一目了然,效果比教师用语言描述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学生记忆变得轻松、快速、深刻而长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自己的课堂表现录制下来,课下反复播放练习。另外,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融合于多媒体技术所呈现的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促进其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音乐技能课程授课效果的有效途径。
论学期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