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孩子进入小学一般要做到两方面的适应:即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社会适应问题实质上与一个人的情商有关,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上进心,能不断自我激励,能与他人融洽相处。为此,要着重培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儿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我们除了挖掘教材有关有意注意培养的儿歌、故事,还创编了《课堂别学坏习惯》、《这样做真不好》、《课堂趣事》等儿歌,以及故事《咪咪钓鱼》、《我知道》、《糖果的故事》等等。其次,在大班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故事大王”、“诗歌朗诵”、“童话表演”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把幼小衔接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课堂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把幼小衔接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游戏中丰富幼儿有关小学和小学生生活的经验,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是大班幼儿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们从整理小书包的竞赛游戏入手,引发幼儿想了解怎样做个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周边小学及家长的资源,围绕提高幼儿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幼儿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
在主题活动“有啥不一样”中,教师带领大班幼儿到附近小学去实地了解和体验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和讨论,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尤其要引导幼儿关注的几个问题:如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等。
在情境创设活动“上学的早晨”中,教师扮演孩子的妈妈,请一名幼儿扮演孩子,模拟表演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上学做的每一件事情及其所花费的时间,看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小学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要花多长时间?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有何不同?通过讨论,孩子们懂得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安排时间,抓紧时间非常重要。
五、争取家长支持,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广泛宣传幼小衔接的目的,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儿衔接不仅要靠幼儿园和小学的努力,更要靠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小贴士或咨询活动。我园是教育系统的幼儿园,又和区属的一所小学对门,所以笔者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并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并制定了家长反馈意见表。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与细化,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老师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样,我们把这条经验介绍给家长。
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小衔接,从现在做起,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真正能够带着微笑离开幼儿园,唱着歌儿走进校园,并且在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仍然可以唱着歌儿,笑着离开。让我们共同负起责任,在孩子入学之始,为他踏上漫漫人生长路,迈出坚实的一步导航。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教育(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