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摘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幼师的辛苦,感受到其中的艰难.我国幼儿园存在三种形式:民办园,公办园和私办园.不管是哪种形式,它都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少幼儿园,家长对老师的期望过高,将幼儿教育神圣化了,好像幼儿园包揽了一切知识内容,不停地对幼儿进行全面灌输,殊不知这是抹杀了幼儿的天真灵性的行为。我将已我的教育情况分两方面来谈.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式,幼师待遇,家庭教育
一、.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员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没有学习过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不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只是会填鸭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进行体罚教育。比如说,在上课期间,如果有小朋友没做好椅子,或者是跟旁边的小朋友聊天,那么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不遵守规则的理由对幼儿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是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也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心理阴影,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违反职业道德,违法的表现。
二.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玩儿中学。让学生们在玩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在各项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积极的进行探究。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a、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材料只限于光碟、卡片、挂图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也贫乏,教师上课只靠一张嘴和几本书,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的状态。B、师资缺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很多幼儿园经常更换老师,造成老师流动性扩大,促使幼儿教育出现空缺与托尾,而且还有一些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两教一保,这就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师每天对着几十名幼儿,而且是形影不离,再加上月、日工作计划的拟定,哪有时间去更新教学方法。C、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会跳、会唱、会写、会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们脸上也会光彩照人了,但他们并没有想到对于一个三至五六岁的孩子是一种多么不良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力.
三、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就现状来看,不管是公办、民办、还是私办的幼儿园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开设识字、数数、背诗、唱歌、跳舞等课程,开设外语班,他们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来考评幼儿教育成效,来向家长交差,却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道德品质、身体健康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幼儿教育品质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并且自动化。却没想到,幼儿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却被无形的知识压力抹杀了幼儿脸上的天真灿烂.
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A、 娇惯
孩子是家中的宝,“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显而易见,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干什么要什么,就一定要得手,否则就使性子大哭大闹,家长们见到孩子这样,心痛时,就会满足他们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私霸道,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儿园后,他们好认为“什么都得听他的,得让着他”,如稍有其不顺意,便哭喊攻击,这种行为给教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教学过程也受到影响。
五.结语
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