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体验。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数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和没有尖尖嘴的;慧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鼓励幼儿说错了没有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该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明显特征来说,幼儿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三、因材施教,针对性培养
幼儿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大多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幼儿的表达方式和兴趣爱好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小班的幼儿,有的孩子喜欢边看边讲,有的孩子喜欢想老师询问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有的喜欢自言自语等。而大班的幼儿,有的喜欢在游戏中表达,有的喜欢在课堂上大声的朗读,有的喜欢与小朋友进行交流和沟通。不管幼儿是哪一种方式,这对发展他们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促进的作用。老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语言培养,发展幼儿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来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带着幼儿欣赏花草树木,引导幼儿去观察花草的颜色和形状,让幼儿大胆的表达他们所见所闻。对于一些稍大的幼儿,老师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表达,让他们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幼儿之间的表达能够顺利进行,我相信幼儿的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学校与家庭建立沟通渠道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与老师相比,家长与孩子的接触时间更长,家长的行为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和学习,孩子最初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模仿家长而成的,因此,父母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最好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亲自阅读、给孩子讲故事,鼓励孩子大胆讲述。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好看的图画和故事书,引导孩子去讲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想的,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孩子讲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孩子对新鲜事物的记忆能力。另外,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多进行沟通,教师应该观察孩子,对孩子在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培养孩子,使家庭与学校达成同步,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逐步养成,幼儿再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的发展。因此,家长在家也可以给孩子提倡机会,让给孩子运用语言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学会说。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培养好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多种途径。幼儿园时期是掌握好语言的“最佳期”,要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能力,为其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同时家庭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分的、两者的配合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
总的来说,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兴趣、家园联系、社会交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更加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培养幼儿的方法,注重幼儿兴趣,才能更有力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丽贤.浅议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教学园地.
2、3—6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特点研究.心理学.2004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