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园家庭因素的制约。家长片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是特色难以被认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感觉等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制约和限制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严重阻碍幼儿园特色建设。
4、幼儿园对外宣传的制约。要扩大生源,吸引家长愿意把幼儿送到实验幼儿园,良好硬件设施,优良的教学质量,虽然非常重要,但宣传的力度也相当重要。实验幼儿园具有私立幼儿园无法比拟的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配置、优美的园区环境、但是在城关宣传的力度却大大不够,所以导致选择实验幼儿园的家长都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等,而那些城关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外乡镇人员基本不会选择实验幼儿园,这和实验幼儿园虽身处城关,却没有注重在城关的宣传,基本没有参加城关镇的各种大型活动,没有在城关人民心中造成一定影响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生源流失的原因之一。
三、幼儿园特色问题的解决策略
1、改革管理模式,放下权利,各幼儿园适当的自主权幼儿园特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主权,需要激发幼儿园和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所以,幼儿园特色教育需要给幼儿园让出发展个性和创新的空间。
2、实现园长专家化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创建幼儿园的特色,院长要有独特的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理论品质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即成为专家型的园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3、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管理实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和事务工作,使家长在合作参与中对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产生认同感。
4、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督查指导,要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一年列入义务教育系列进行管理,学前教育整体进一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切实加强对实验幼儿园的组织领导,定期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筹措与投入、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着力提高办园质量,树立实验幼儿园的办学优势,真正把实验幼儿园办成城关各幼儿园的示范幼儿园。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
综合问卷调查和实地探访发现,现在许多机构所谓的特色教育,更多的是某一方面能力培养的特长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1、没有尊重孩子的天性,不具全面性和启蒙性
某些机构却试图想要把幼儿的“千百种语言”特色化为他们满意的“某一种语言”。如某一早教机构中一节音乐韵律课,教师发放小汽车给幼儿作为活动材料,教师要求幼儿开着小汽车在地上爬行到指定的目的地。一个幼儿想把自己“变成”小汽车开过去,然而却被该教师阻止了,爬了一段幼儿便没有了兴趣、觉得不好玩,拉着妈妈想要离开教室。
2、没从实际出发,盲目跟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很多机构是看到别人做什么好,就盲目跟风。如某城乡结合处的托幼机构,看到城里的教育机构用的“蒙氏教育”很受欢迎,便大量购买蒙氏器材,开办课程。因为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和当地幼儿及家庭实际情况,机构的生源情况和训练效果差强人意。
3、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教学方式单一
调查发现,托幼机构教师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不少中专,高职毕业的新手,并不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专业素养和水平较低,教育理念仍以教师为本位,教学方式单一。如某机构的语言教育,仅仅是让幼儿跟着教师不断的重复固定的台词和故事,最后再按照教师的意愿排成一部话剧或音乐剧,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发展。
4、没遵循孩子发展水平,未注意活动体验和经验迁移
有的教师在讲课时仅出示关于课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给幼儿看或讲解。并没有让幼儿实际感受,也没有启发幼儿平时要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也有机构为吸引家长,推出一些不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如某个以科学为主要特色的机构,主要课程为粘土机器人及各种其他机器人的拼装及机器人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