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描述幼儿教师:既应是一名关心幼儿生活起居的保姆,又该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论文的作家,做好家园联系的外交家……且不提这些比喻是褒是贬。但能胜任这么多“家”的人不是超人便只能是疲惫不堪、穷于应付的人,于是幼儿教师无一例外地得了疲劳症,造成她们对工作有诸多的抱怨、诸多的不满。工作时间长。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比一般职业要长。研究者的调查发现,有72%的幼儿教师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同时,由于幼儿园周六都有留园班,每个幼儿教师就必须在法定的双休日时间里到园上半天班。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长于我国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琐碎、繁重。在一天的工作中。幼儿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餐、饮、睡、泄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规范的教育与指导;既要不停说话,又要不停地走动;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课之余还要写许多的计划、小结、观察笔记、反思报告等。一天工作结束后,很多幼儿教师的声音都已沙哑,话都不想再与家里人说。因为已经与幼儿说尽了。
案头工作多。案头工作是指与幼儿园教育行为、管理行为等相关的文字工作。它随着计划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科学化”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有83%的幼儿教师每天用于案头工作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41%的教师案头工作时间在3小时以上。另据研究者统计,平均每个幼儿教师每学期的案头工作高达19种之多,主要包括各种计划、记录及小结。这么多的案头工作挤占了幼儿教师许多的休息时间,花费了她们较多的精力,也占据了她们许多思考的时间、自由创造的时间和吸取新知识的时间,而且也加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3.管理科学化缺失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研究者听到也看到,现实中某些幼儿园的管理者在评价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随意性、不科学性较大,比如评课时不是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而是仍以过去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模式来要求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中园长个人说了算。对与自己关系好的幼儿教师给予特别的照顾;评优、评选也缺乏应有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调查中研究者也强烈地感到,如果一个幼儿园的领导具有关心体谅行为,那么该园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如果一个幼儿园的领导是个惟我独尊、不关心、不体谅下属的领导,则该园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如接受调查的某个幼儿园(该园教师对园长的不满在研究者与老师们的访谈中常被提及),在30个被调查者中有23个幼儿园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意,占被调查者的77%。因此,幼儿园领导者关心体谅行为的缺失已极大地挫伤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4.教育对象特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教育者群体。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喜欢探究新事物,却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既给幼儿教师带来快乐。也给她们带来烦恼。尽管幼儿园每天都有安全检查,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幼儿对危险的无知或者可以说是不懂害怕,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顾后果而出现一些意外。幼儿的安全、幼儿的对危险的无知,就像一个套在幼儿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她们的精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她们对工作存在着恐惧,也导致许多的幼儿教师对这份折磨人的工作感到很不满意。
5.身心极度疲倦
许多相关研究指出,满足感越高,工作越积极,离职的意向越低。研究表明,由于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低,因此在144名的幼儿教师中有116名幼儿教师认为如果有机会再重新选择职业。她们都将选择离开幼儿教师这个职业,82%的幼儿教师有离职的意向。那么。幼儿教师为什么想转换工作,产生逃避的心理呢?研究者以为这与幼儿教师身心的极度疲倦感有关。访谈中很多幼儿教师对研究者说:“工作这么多年,虽然获得过一些荣誉,孩子有时也很可爱,但身体却落下许多的职业病,如咽喉炎、失声、胃肠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我们真是感觉太累了,真不想再继续干下去了。”相关的研究资料也显示,多数幼儿教师的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身疾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余欣欣、李萍用SCI一90对广西各地共430名幼儿教师进行测试,发现幼儿教师中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的人数占22.17%,同时发现40岁以上的教师躯体化方面的症状极显着高于40岁以下的教师,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由心理压力而导致的躯体疾病越来越严重。一系列的数据让我们看到幼儿教师令人担忧的身心状况,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幼儿教师为什么对工作会存在逃避的心理,我们无权指责她们的不爱岗,因为她们的身心确实太累了!
(三)提高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幼儿好比是洁白无暇的银幕,幼儿教师好似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表象。总是无可掩饰地投射到洁白无暇的银幕上去。这虽然是个比喻,但它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会对幼儿产生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遇上一位好老师呢?毕竟,一位好老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当我面对身心俱疲惫不堪的幼儿教师时,我真的不忍心再对她们求全责备。我只希望能通过一些理性的思考与研究,来帮助我们的幼儿教师提高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让我们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保育与教育的任务,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研究者以为,要确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应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支持系统,在社会层面上通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以增强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增设幼儿教师保育津贴以提高幼儿教师报酬待遇;在管理层面上,通过强化以人为本,创设条件努力为幼儿园老师“减压”,重视在职培训,促使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团队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招聘男性工作人员以提高男性人员在幼儿园中的比例;在园长层面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自善于发现和肯定员工,颦持民主作风以使幼儿园成为幼儿教师工作、成长、发展的乐园。二是内部调适系统,即通过幼儿园老师对工作不满意而产生的焦虑心理、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需要依靠自身内部的调整。
结语
幼儿园教师,一个美丽的职业,她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的第一座灯塔,是孩子走出家门时迎来的第一缕阳光。人们誉之为“痴心的春蚕”“辛勤的园丁”。她们默默无闻,辛劳付出,她们自豪地歌唱:“空中小姐,凭着高贵的气质、优雅的姿态,在蓝天上独领风骚;白领丽人,凭着聪明伶俐,精明强干在写字楼里大显身手;而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却是凭着博大的爱心和不老的童心,在幼儿园里‘一统天下’。没有空姐的丰厚回报,没有白领的亮丽时装,用我们的爱心和童心,筑起孩子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与孩子为友,与铃鼓为伴,用童心通向童心,用爱心培育爱心,孩子会制造无数的惊喜,让我们总有鲜活的感觉,我们用铃鼓声声,栓释着对人生的追求。这山也好,那山也高,我们将独守幼教净土,在铺满鲜花的草地上,在荡起的秋千架下,在倾斜的滑梯旁,会永远留有我们的倩影。钟爱铃鼓是一生,钟爱孩子是一生”。看,她们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受人尊敬。因此,今天,当我们在讨论解放儿童的时候,关怀儿童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我们可敬可爱的幼儿园老师,解放幼儿教师,关怀幼儿教师,提高她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资料
(一)著作类
1、胡东芳著:《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四版
3、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期刊类
1、胡东芳:《当代青年教师内疚感探索》,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7月第15卷第3期。
2、周丽超:《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载《天津电大学报》第8卷第1期2004年3月。
3、潘春红:《幼儿教师之歌》,载《学前教育》1998年第7期。
影响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调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