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首先“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错时,轻率地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教师在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差错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安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再次.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又无教育学方面的修养,或者由于工作繁忙,从而对老师表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能为力,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只有打骂才是让孩子屈服的唯一办法。此时,要帮助学生家长改进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对家长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的教育方法熟视无睹,无论家长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还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须加以帮助,促其纠正,使家长的教育学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只要学生家长真正地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对孩子多加督促与关心,把孩子教育好
双方沟通要平等,但现实中很多的不对等导致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比如家长常常因为工作忙,将孩子推给幼儿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愿意参加园所举办的亲子活动等等,园所也会受到的影响,认为家长不懂,没有能力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即使是参加了也会觉得添乱。教师一味要求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总是被动的服从,所以在交流上,一般都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完全没有分辨的余地,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矛盾。还有些老师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对每个孩子观察不够仔细,没有很好的交流,当下孩子的父母又都是80、90后,素质都比较高,而且他们都较重视孩子在园所的具体情况,而老师观察不够仔细,不能很好地把控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回答往往是挺好的,不错,还可以等等含糊的话语,令家长很不满意,当然也有很多老师就全然不顾及家长的面子,以居高临下的架势面对家长,直言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令家长无地自容,这极大地是伤害了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所以要尊重家长和每个孩子,平等的对待,人各不同,无论面对什么样家庭情况的家长,我们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学会与任何家长交流,要耐心虚心对待每位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耐心虚心地听取家长的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地交流环境,激发家长积极合作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家长解决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幼儿困惑,和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孩子我们要加以肯定,要充分发挥自己语言的魅力。每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对孩子也要加倍的关爱和奖赏,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跟家长说孩子的不是,否则有些脾气不好的家长就不会那么理智的克制自己的情绪,会对孩子大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年龄小,认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犯错是常有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过错,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让他感到内疚,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要考虑家长的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语言的技巧分寸,要先扬后抑,先肯定优点,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可以轻松自信的面对老师,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不足,期望和老师共同努力改正孩子不足之处。当然我们园所有很多不足之处,也需要家长的合理意见,这样才能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把园所越办越好。
幼师的重要性及如何与家长正确沟通(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